青年男性,突发右腰部疼痛半天急诊就诊。
血象:白细胞及分类增高,无贫血象。 超声显示右肾上极腹侧可探及范围约3.9×3.0厘米混合回声区,凸向肾外,与周边组织关系欠清晰。 CDFI:混合回声区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CT:右肾形态欠规则,上极可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凸向肾外,病灶内未见明确脂肪密度灶,肾内病灶直径25mm,增强后有轻度强化,沿肾周可见弧形稍高密度影,CT值62HU,肾内病灶与之相连,周围脂肪组织呈多发丝条状高密度影围绕肾周。 考虑右肾良性肿瘤破裂,肾周血肿形成,肾周脂肪密度增高。
右肾良性肿瘤破裂,肾周血肿形成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由成熟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交织构成,由于肾错构瘤组织中血管丰富, 血管壁缺乏弹力组织, 故此瘤容易发生内部出血。 当肿瘤直径> 4.0厘米或形成动脉瘤时易破裂。 肾错构瘤破裂出血后, 超声表现各异, 如肿块内含脂肪组织较多, 并由于出血多种成分混合, 肿块内呈强、低回声相间的层状结构, 似“洋葱皮”状, 诊断颇具特征。 但在少数情况下, 如肾错构瘤脂肪组织少、肿瘤内出血、感染等, 可出现不典型表现, 容易引起超声诊断因难, 造成误诊。 超声诊断含有明确脂肪组织的肾错构瘤并不困难。但在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时, 脂肪组织受炎症、血肿、机化的影响不能表现出典型的错构瘤表现, 导致诊断准确率偏低。 肾错构瘤自发破裂出血可分为3型: 1) 瘤体内出血: 此类型出血相对较少, 临床表现为腰、腹部不适或胀痛, 病情比较稳定 ; 2) 瘤体向集合系统破裂出血: 此类型出血量多少不一, 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 3) 肿瘤向肾外破裂形成肾周或腹膜后血肿: 此类型出血量较多, 多数表现为腰、腹部疼痛, 甚至急腹症, 少数病情凶险, 腹腔大量积血甚至休克, 应紧急处理。 所以,当遇到腰部疼痛的患者,特别是突发腰痛的患者,除了考虑常见的急腹症如结石、阑尾的同时,还应该考虑有无肾脏良性肿瘤破裂出血的可能,多积累经验才能多思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