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严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中耳炎

主诉 病史

患者女,56岁,因“右耳反复流脓流水50余年”入院。 患者自幼右耳流脓流水,伴听力进行性下降,伴耳鸣等不适,无明显眩晕、恶心、呕吐等,间断抗炎治疗及手术治疗(具体治疗不详),症状无改善。先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门诊经检查后以“右侧慢性中耳炎”收入院。 起病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2008年胆囊手术史,2012年右耳手术史,余无特殊。

查体 辅查

查体:T:36.6℃,P:78次/分,R:20次/分,BP:114/79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面容正常,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情况:右侧外耳道见脓性分泌物,鼓膜窥不及。 辅检:2015-12-28外院颞骨CT示:右侧慢性中耳乳突炎。

诊断 处理

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择期手术(乳突根治术+人工听骨链重建术+外耳道成形术),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随访 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三型,有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胆脂瘤性中耳炎属于第三型,也是这三种中耳炎中最为严重,且易造成并发症的一型。所谓胆脂瘤,就是中耳里脱落的上皮的堆集,越聚越大,不断地向四周扩张,从而造成邻近的骨质破坏,向上,向内向后都是重要的血管和神经,一旦破坏到神经会造成面神经麻痹,向颅内扩张会形成脑脓肿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所以,一经诊断是胆脂瘤性中耳炎,就必须手术治疗。对于这种中耳炎的手术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出高听力,不是为了不流脓,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当然,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提出高术后的听力和干耳率。但是,由于病变的关系,所以胆脂瘤性中耳炎手术后的干耳率不是太高的,大约也就在80%左右吧。一般说来,如果病人的病情具备鼓室成形的条件的话,术中加上鼓室成形术,术后的听力会得到提高的。如果没有条件做鼓室成形术而只做胆脂瘤根治术的,手术后的听力也不会下降。 至于现在还在流脓,这是感染没有得到控制,也就是手术没有达到干耳的目的。定期换药,清理术腔,针对脓液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极度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发布于 16-07-27 20:04

14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