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多3年 现病史: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量增多,伴凝血块,量多时每日用10余片夜用卫生巾,月经首日伴轻微腹痛,可忍受,无发热,无头晕眼花等不适,曾在我院门诊就诊,予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经量明显减少,3月22日我院门诊复诊,妇检发现曼月乐下移,予行取环术,取环后阴道出血持续1月,淋漓不尽,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4月8日门诊复诊,复查B超示:子宫肌层回声增粗并结节样改变,考虑腺肌瘤或肌瘤可能,血HGB62g/L,建议住院手术未同意,予口服多糖铁软胶囊纠正贫血,4月22复查血HGB 54g/L,再次建议住院手术,今为系统治疗来住院,遂门诊拟“1.子宫腺肌症 2.重度贫血”收入我科。入院症见:神清,精神可,贫血貌,无阴道流血,无腹痛,无心悸、胸闷等不适,睡眠胃纳可,二便正常。 既往史:不规律治疗类风湿5年。否认冶游史。 对青霉素过敏。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贫血貌,无关节变形,无皮疹,无口腔溃疡,无关节肿胀压痛。 辅助检查:2016-04-08本院B超示:子宫前位,体积呈球形增大,形态欠规则,肌层回声增粗不均,前壁见一大小约 5.2×5.0×5.1cm稍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提示:子宫肌层回声增粗并结节样改变,考虑腺肌瘤或肌瘤可能。 2016-04-08本院血HGB62g/L。 2016-04-22本院血HGB54g/L。 入院后查:“梅毒螺旋体抗体定量: 31.90C.O.I.,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 血清1:4有反应性,梅毒抗体凝集试验: 阳性(+)”,丙肝抗体定量: 72.50C.O.I.,肝功能:白蛋白: 29.9g/L,前白蛋白: 0.088g/L,球蛋白: 47.6g/L。凝血四项、大便常规+潜血、电解质、肾功能、空腹葡萄糖均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白细胞总数: 2.63x10^9/L,红细胞总数: 2.39x10^12/L,血红蛋白浓度: 53g/L,红细胞压积: 0.21,RBC平均血红蛋白量: 22.2pg,RB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254g/L,血小板总数: 112x10^9/L,粒细胞百分数: 60.4%,淋巴细胞百分数: 22.1%。
入院后予输血,并预行子宫切除术,考虑类风湿情况,请我科会诊,因未规律治疗5年关节未变形,且对称性关节肿痛包括了远端指间关节,有球蛋白明显增高,梅毒试验阳性,考虑类风湿不一定成立,不排除狼疮,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 3.43x10^9/L,红细胞总数: 2.96x10^12/L,血红蛋白浓度: 71g/L,血小板总数: 96x10^9/L,快速C-反应蛋白<5mg/L。血沉: 133mm/h。降钙素原: 0.05ng/ml。风湿三项:类风湿因子: >650IU/mL。免疫5项:免疫球蛋白G: 28.730g/L,免疫球蛋白M: 4.160g/L,补体4: 0.064g/L。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阴性。肌酸激酶未见明显异常。贫血三项:铁蛋白:45.67ng/ml,叶酸:3.7ng/ml。CCP(+)。ANA:核均质型(1:1000)。ENA抗体、dsDNA均阴性。外周血细胞形态:白细胞数大致正常,部分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部分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血小板不少,散在分布为主,可见大血小板。抗磷脂抗体(+)。嘱患者先生行梅毒检查。 考虑诊断:1.系统性红斑狼疮 合并抗磷脂综合征? 2.重度贫血 3.子宫腺肌症 4.丙型肝炎? 治疗:甲强龙40mg 每日一次口服 补铁,羟氯喹,抗骨松护胃。
治疗10天复查:白细胞总数: 6.45x10^9/L,血红蛋白浓度: 85g/L,血小板总数: 203x10^9/L,粒细胞百分数: 56.8%,快速C-反应蛋白:CRP <5mg/L。血沉: 85mm/h。类风湿因子: 896.4IU/mL。肝功能:白蛋白: 35.6g/L。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G:IgG 21.060g/L,免疫球蛋白M:IgM 3.380g/L,补体4:C4 0.102g/L。 实体上升,贫血好转,血小板上升,因考虑患者月经来临,出血量大,请妇科会诊是否近期切除子宫。 讨论:患者有子宫腺肌症,会大量出血,目前合并狼疮,狼疮未完全控制,是否尽早手术?还是等病情控制后手术?或者患者已近绝经期,是否用妇科激素治疗使月经停止,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