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1岁 主诉:胸背部疼痛10月余,进食流质后呛咳1月,加重2周 现病史:患者10月余前因胸背部疼痛在外院查胸部CT及胸椎MR均提示纵膈占位,后转院行超声胃镜提示食管巨大占位,术中细针穿刺活检示鳞癌,当时患者进食无明显受限。后患者行DP方案(紫杉醇+卡铂)共5次,2015-10因病情进展跳帧方案为伊立替康单药化疗3次,2015-12、2016-01予吉西他滨化疗2次。化疗过程中患者仍间断感胸背部隐痛不适,程度可忍。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进食汤水后稍呛咳,以第一口时明显,其后呛咳缓解,进食半流及正常饮食时无不适,未予重视。2016-03予泰欣生靶向治疗及替吉奥化疗后呛咳症状加重,进食流质明显受限,伴咳嗽咳痰,后行胃肠道碘水造影提示食道纵膈瘘可能大,其后予禁食、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至今。患者近一周未进食,起病以来体重减轻10Kg,大便少,小便正常。 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2016-03-03外院胸部增强CT:纵膈肿瘤治疗后,食管中下段管壁稍增厚,官腔稍狭窄,周围见不规则软组织影及肿大淋巴结,最大横截面49*42mm;右肺炎症及部分不张,两肺其中伴肺大泡,两肺少许慢性炎症及陈旧灶。 2016-03-09胃肠道碘水造影示:食管中下段粘膜改变伴官腔狭窄,纵膈区局部斑片状造影剂影,考虑食道纵膈瘘可能大。 住院期间主要检查结果:入院后查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4.8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3.2s。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
住院期间主要检查结果:入院后查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4.8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3.2s。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 诊疗经过:完善入院常规检查。入院后拟行食管支架置入术,因食管无明显狭窄、无该手术适应症,遂在局麻下行鼻空肠管置入术,术后予开放空肠内营养、抗感染、化痰、适当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
随访及复诊:饮食指导:鼻饲空肠内营养,白开水冲管,注意保持鼻空肠管通畅。出院后若出现发热、呛咳、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