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女,65岁。因“尿频10+年伴耻骨上膀胱区疼痛5+年”入院。 患者10+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尿频,每日约数10次,未予治疗。5+年前上述症状反复伴耻骨上膀胱区疼痛不适,不伴其他自觉症状。外院就诊考虑膀胱颈梗阻,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术后尿频症状稍缓解,但易反复。自觉近期症状加重,每日排尿次数约30+次,最大排尿量小于200ml。 既往史:5+年前,患者诊断“高血压”,目前规律服用“降压丸”,自诉血压控制良好。1+年前诊断为“糖尿病”,规律服用二甲双胍,自诉血糖控制可。
查体无特殊、尿常规、泌尿系彩超无异常。 心脏彩超:1、室间隔稍增厚2、二、三尖瓣轻度返流 腹部彩超:胆囊胆汁粘稠,胆囊结石
诊断:慢性间质性膀胱炎,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结石 治疗:行膀胱扩水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慢性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特殊类型的慢性膀胱炎,常发生于中年妇女,其特点主要是膀胱壁的纤维化。并伴有膀胱容量的减少,以尿频、尿急、膀胱区胀痛,症状多持续1年以上。病变累及膀胱全层,黏膜肿胀、充血并可发生裂隙或溃疡,溃疡常位于膀胱前壁和顶部。病期多在3~5年,典型表现为疾病开始快速发展,以后很快稳定下来,既使没有进行治疗,也无明显恶化的表现。大多数病人经膀胱局部处理及全身用药等综合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治愈,一般不需要尿流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