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女性 34岁,尿频尿急伴胱区疼痛不适2年 为主诉门诊就诊 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症状,同时伴下腹部疼痛不适,憋尿后尿急及疼痛症状加重,不伴肉眼血尿,当地医院以膀胱炎为诊断给予抗炎对证治疗,效果不明显。上述症状持续存在,目前白天排尿8-10次,夜间3-5次,每次尿量约100ml左右。 既往体检,无盆腔手术及放疗病史。
查体:胱区压痛阳性 辅查:泌尿系超声提示未见明显异常。 膀胱镜示:胱内黏膜光滑,略显苍白,未见溃疡及新生物,膀胱容量较小,低速灌注过程中灌注约80ml时患者憋尿感明显,继续灌注至110ml左右时患者疼痛难忍,胱内各壁可见小出血点,以顶部为重,提示间质性膀胱炎可能性大。 尿动力示膀胱容量较小,顺应性差。
诊断:间质性膀胱炎 治疗:给予泼尼松10mgQD口服,同时给予利多卡因+碳酸氢钠+肝素膀胱灌注1次/w,共8w
3w后患者尿频尿急及胱区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目前仍在进一步用药治疗中。 间质性膀胱炎(IC)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特殊类型的慢性膀胱炎常发生于中年妇女,其特点主要是膀胱壁的纤维化,并伴有膀胱容量的减少。表现为痛性膀胱疾病,症状多持续1年以上。病变累及膀胱全层,黏膜肿胀、充血并可发生裂隙或溃疡,溃疡常位于膀胱前壁和顶部。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不管是各种口服药物,还是灌注及扩张治疗,均未见有特殊明确疗效的方案,我们科室应用肝素,利多卡因及碳酸氢钠灌注,效果还可以,但也有没效甚至疼痛加重的病例,不知道大家对该病的治疗上还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可以分享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