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毛发上皮瘤一例

伍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毛发上皮瘤 毛发上皮瘤

主诉 病史

女性,24岁,上唇部皮疹2年,无明显自觉症状

查体 辅查

查体:上唇部皮色米粒大小丘疹 组织病理学:肿瘤位于真皮,可见基底样细胞肿瘤团块、许多毛乳头样结构和角囊肿,周边绕以结缔组织。

诊断 处理

诊断:毛发上皮瘤 处理:完整切除

随访 讨论

临床表现 可分两型:多发型和单发型。 1.多发型 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见于女性,幼年发病。皮疹沿鼻唇沟对称分布,也可发生在鼻部、额部、眼睑及上唇。损害直径在2~10mm之间,为半球形透明的小结节,表面光滑,质地坚实,数量十个至数百个不等。小的损害可融合成较大结节。有时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损害可维持数年不变,无自觉症状。 2.单发型 与遗传无关。发病年龄常在20~30岁左右,面部好发,肿物坚实、肤色,直径5mm左右。 检查 皮损组织病理表现:多发型和单发型毛发上皮瘤病理结构相同。肿瘤位于真皮,可见基底样细胞肿瘤团块、许多毛乳头样结构和角囊肿,周边绕以结缔组织。 治疗 单发者可以手术切除,较小损害可用电灼、冷冻或激光治疗,而多发者缺乏治疗方法,可试做皮肤磨削、CO2激光、点阵激光等。

发布于 16-02-25 15:52

1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