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颈椎多节段椎管狭窄外科治疗

魏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受压 颈椎病

主诉 病史

主诉:诉颈痛伴四肢乏力,行走不稳1年余。 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酸痛,伴四肢轻微麻木感,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颈椎劳损,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出现伴四肢行走乏力,行走不稳,伴双上肢精细动作不能,且活动颈椎时,伴头晕感。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患者起病以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无腹胀腹痛,无尿频尿急。精神胃纳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查体 辅查

查体:颈椎生理弯曲存在,上及中段颈椎棘突压痛阳性。双侧上肢三角肌区以下以及躯干乳头以下,双侧下肢皮肤感觉减退,双上肢精细动作不能,四肢各肌力3-4级。双侧hoffman阳性,四肢腱反射亢进。 辅助检查:术前MRI 显示C3/4,C4/5,5/6节段椎管狭窄;术前颈椎侧位片显示:颈椎多节段退行性改变,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均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术前过伸过屈位x光显示 C1-2失稳

诊断 处理

诊断:1.脊髓型颈椎病;2.寰枢椎失稳症; 治疗:鉴于患者颈椎椎管狭窄明确,脊髓受压明显;寰枢椎失稳明确,且患者存在头晕症状。遂给予1期后路颈椎C1侧块-C2椎弓根钉固定并自体骨取骨植骨融合+C3,4,5,6椎板单开门并微型钢板固定成形术。术后患者四肢活动较术前明显好转,四肢麻木、乏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随访 讨论

术后复查MRI显示颈椎脊髓减压充分,术后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诉四肢活动较术前灵活,且四肢麻木、乏力症状明显缓解,基本消失。对于多节段椎管狭窄患者,可考虑行后路单开门椎管过大椎板成形术,手术操作较简单,且效果确实。

发布于 15-11-28 13:43

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