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主诉:因右眼角膜炎3个月反复加重就诊。 病史:患者有虹膜炎病史半年余,曾间断球后注射地塞米松10余针,结膜下注射自体血6次,并加用醋酸泼尼松龙、妥布霉素、盐酸托吡卡胺、玻璃酸钠滴眼液点右眼,均每日3~4次,3个月后因眼涩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加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小牛血去蛋白生长因子及氧氟沙星眼膏涂右眼,病情有所缓解。后因眼涩、畏光、流泪、疼痛多次就诊,行“抗炎”治疗,病情反复且逐渐加重,遂于我院门诊就诊。
眼部检查:右眼混合充血(++),结膜水肿(++),角膜环形浸润,大小约为4 mm×4 mm,KP(+),前房隐见,眼外肌运动正常,瞳孔直径药物性散大,眼底窥不清。左眼未见异常。
临床诊断:右眼药物性角膜病变。 治疗经过:嘱其停用以往用药,给予夫西地酸和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点右眼,均每日2次,自体血清点右眼,每日3次。
随访:1个月后复诊,视力左眼0.6,右眼0.4,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右眼混合充血(+),结膜水肿消失,角膜环形浸润吸收,薄翳形成,KP(-),前房可见,嘱其继续治疗1周。 讨论:对于药源性角膜病变,首先需要及时停用以往用药,给予不含防腐剂的保护及营养角膜的药物,严重者可给予自体血清治疗。对于病情迁延不愈者,治疗过程中应夜间预防性给予抗生素眼膏涂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