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反复乏力、腹胀2年,加重伴肝区不适1周。 现病史:该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腹胀,当时化验肝功异常,CT显示"肝硬化",后就诊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乙肝肝硬化"给予保肝,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至今,应用3个月时监测HBV DNA低于检测值,治疗期间反复出现乏力、腹胀间断住院予保肝治疗。近1周自觉乏力症状加重,伴肝区不适,就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化验肝功异常,现为系统诊疗,就诊我院。门诊以"乙肝肝硬化"收入住院。该患此次发病以来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咳嗽无鼻衄及齿龈出血,肤瘙痒及灰白便,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鼻出血,睡眠可,食欲可。
查体:神志清,精神状态可。面色晦暗,皮肤巩膜未见黄染,未见肝掌无及蜘蛛痣,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型对称,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腹肌紧张,无腹部包块,肝未触及,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无肝区叩击痛,无脾区叩击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性反射未引出,扑翼样震颤阴性。 化验:白细胞计数 4.4×10^9/L、红细胞计数 3.93×10^12/L、血小板计数 77.0×10^9/L、血红蛋白 143 g/L,,凝血酶原百分活动度 72.2 %、甲胎蛋白 10.28 ng/mL。余化验均在正常范围内。 增强CT示两肺尖陈旧性病灶,左侧胸膜肥厚。左肺下叶肺大疱。肝硬化,脾大,脾外缘钙化,侧枝循环建立。肝S3、5段考虑DN?不除外合并部分Ca变可能。肝囊肿。 肝脏超声造影示肝内多发结节,考虑肝硬化结节。
诊断:1.乙肝肝硬化 活动性 代偿期(C-P评分A级) 2.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 3.肝囊肿 4.肝内占位 治疗:予二级护理,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复合辅酶静点保护肝脏,继续口服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监测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阴性,评估抗病毒治疗有效,继续抗病毒治疗。口服去纤软肝胶囊抗纤维化治疗。监测脉率变化,调整心得安剂量。完善增强CT检查后发现肝内占位,请我科会诊,建议行超声造影,肝脏超声造影示肝内多发结节,考虑肝硬化结节,行DSA下肝动脉造影。 DSA术中见肝左叶一处小结节样肿瘤染色,右叶近膈顶处两处疑似肿瘤染色,肝固有动脉注入奥沙利铂50毫克,雷替曲塞2毫克,微导管分别超选两处瘤荷血管,各注入碘油2.5,2毫升,凝胶海绵颗粒各1/10。复查造影未在见肿瘤染色。
术后:化验:血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 9.0 10^9/L、血小板计数 73.0 10^9/L、血红蛋白 150 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9.3 %,肝功酶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6 U/L、总蛋白 66.1 g/L、白蛋白 36.2 g/L、总胆红素 65.2 umol/L,凝血五项:凝血酶原时间 12.4 秒,C反应蛋白测定:C反应蛋白 4.20 mg/L,降钙素原检测:降钙素原测定 0.06 ng/ml,甲胎蛋白测定:甲胎蛋白 8.68 ng/mL。 DSA在肝癌的治疗中,即是一项检查手段,又是一项治疗手段,可以在DSA术中发现肿瘤染色及时处理,适合于肝癌诊断依据并不充分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