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 34岁, 因突然性头痛、呕吐5 h于2005年5月7日入院。患者5 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痛、呕吐, 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脑积水”, 给予甘露醇对症治疗, 症状缓解, 为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
查体:嗜睡, 双侧瞳孔等大同圆, 对光反射灵敏。肌张力正常, 四肢肌力均为Ⅴ级, 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头CT示右侧脑室扩张, 右侧脑室体前部见一1.0 cm×1.0 cm大小类圆形略高密度影, 中线结构轻度向左移位。头MRI示:T1 加权成像见右侧脑室明显扩张, 右侧脑室体前部见5.0 cm×3.0 cm大小低信号椭圆形囊状影像, 囊壁清晰可见, 为一边缘光滑的细线样略高信号影, 其内偏前部见一类圆形0.8 cm×1.0 cm大小略高信号影, 中线结构轻度向左移位。T2 加权病灶成高信号影。头MRI增强扫描见囊状影像内病灶呈均匀强化, 脑室周围见条形脑水肿带(图1)。血清间凝试验呈阳性。血常规示嗜酸粒细胞增加。
术前诊断:脑囊虫。急诊行囊状物摘除术, 手术先行枕角脑室穿刺并置引流管。手术于右侧脑室额角穿刺部位行柱状切除脑组织至脑室腔内, 术中见一完整的半透明囊, 约5.0 cm×4.0 cm大小, 其中可见一结节, 呈灰褐色, 完整摘除, 囊液为水样(图2), 镜下可见头节。病理诊断:脑囊虫。
脑囊虫病为猪囊尾幼虫寄生在脑内引起的, 人体摄入含囊尾幼虫的猪肉(俗称米猪肉), 幼虫在肠道内发育成成虫, 成虫排放的虫卵在胃内被胃酸溶解卵壳, 幼虫进入肠壁, 经血流播散到全身, 引起囊虫病。位于侧脑室者极为少见, 由于脑室型囊虫的比重与脑脊液相近, 在脑室内游动, 呈悬浮状态, 可随脑脊液的流动方向而移动 。脑囊虫阻塞室间孔可导致脑积水, 脑室变形, 脑脊液循环障碍, 颅内压增高, 同时脉络丛受囊虫分泌毒素的刺激, 脑脊液分泌增加, 患者颅内压进一步升高。严重时可致患者昏迷。因此, 脑室内的囊虫以手术摘除为主, 摘除时尽量将其完整取出, 切忌使其破裂, 摘除后要反复冲洗, 并且辅以药物治疗, 预后佳。 (本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