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7岁。因颜面、双手背红肿伴瘙痒1 d,于2004年 5月1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当天中午在户外劳作后突感颜面、 双手背皮肤瘙痒,下午上述部位出现红肿、灼痛,水肿呈进行性 加重,伴灼热感。于当地按“过敏”治疗效果不佳而来我院就诊。 患者1 d前曾食用多量苋菜,当天上午在烈日下劳动2 h。10余 年来患者曾间断食用此菜。未曾发生类似病症,同时进餐的家 人未发生同样症状。患者半个月内无服药史。
体格检查:T37.7℃,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颜面、颈部及双手背部呈非凹陷性红肿,皮肤紧张发亮。双眼 睑、双耳肿胀,口唇肿胀外翻。眼睑、双颧、鼻背部及双手背等部 位见紫色瘀点、瘀斑及小水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中白细胞计数24.1x109/L,N 0.89,L0.09;尿蛋白微量;肝、肾功能无异常。
诊断:植物光皮炎。治疗:入院后予甲泼尼龙40 mg静 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用生理盐水冷湿敷颜面及双手背。1周 后病情控制,红肿开始消退,糖皮质激素渐减量。住院治疗15 d后颜面及双手背红肿、水疱完全消退,留少许结痂及色素沉着。
讨论植物光皮炎多发生于青、中年女性.发病时间以 5—8月份多见。发病机制可能与体质、光敏性植物、日晒三者有关 ,其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患者在日晒后1 d内发病,短者数分 钟局部皮肤即开始出现瘙痒。目前已知常见光敏陛蔬菜有近40 种,国内近年来曾有报道因食用灰菜、紫云英、野生油菜、天葵 黄、苋菜等植物引起的植物光皮炎。本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食用光 敏性植物后,经日晒,在1~2d内,于光暴露部位,如颜面、颈部、 双手背等处出现对称性非凹陷性水肿。严重者于水肿处发生境 界清楚的瘀点或瘀斑及在此基础上的水疱或血疱,自觉灼热、胀 痛或瘙痒。少数患者可有全身不适。并可因继发感染而发生溃 疡,愈后形成瘢痕。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治疗 主要是避光,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冷湿敷,避免接触或再 食用此类食物。本病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仅遗留少数色素沉 着;也有少数患者会有瘢痕形成,甚至发生干|生坏疽。 10.3969/j.issn.1000-4963.2006.07.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