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子宫内膜癌并宫颈癌术后复发1例

彭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 盆腔粘连

主诉 病史

女,56岁 绝经5年余。主诉:子宫内膜样腺癌IA期、宫颈原位癌术后21个月,淋巴结转移8月余。现病史:患者于2013年11月因绝经3年阴道不规则流血半月就诊,行宫腔镜下宫腔肿物电切术,术后病理示:子宫内膜样腺癌。于2013年12月14日再次到该院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卵巢血管高位结扎术)。术后病理:1、子宫: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分化),局部见癌组织浸润浅肌层(肿瘤达2mm,肌层总厚度约16-17mm),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伴潴留囊肿。2、左附件:卵巢未见肿瘤,输卵管未见肿瘤。3、右附件:卵巢未见肿瘤,输卵管未见肿瘤,输卵管系膜出平滑肌瘤。术后定期复查,于今年1月行B超检查: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性质待查,建议动态复查。5月复查B超: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性质待查,建议动态复查。于9月再次复查B超示:腹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性质待查,不排除淋巴结转移瘤可能。遂行盆腔MR检查:腹膜后及髂血管旁多发增大淋巴结,请结合临床。子宫内膜癌术后改变,双侧腹股沟多个小淋巴结。1天前患者就诊深圳的医院,行全身PET/CT检查提示双侧膈脚后、腹膜后区腹主动脉双侧、右侧髂总血管旁、盆腔内右侧髂外血管旁及左侧锁骨上窝内多发结节状放射性摄取增高影,考虑为淋巴结可能性大,转移可能。发病至今体重无明显减轻。

查体 辅查

体检:外阴:发育正常。阴毛分布正常;阴道:残端光滑。盆腔空虚为触及明显包块。 肛查为触及明显肿块。辅助检查:2013-12-22术后病理:1、子宫: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分化),局部见癌组织浸润浅肌层(肿瘤达2mm,肌层总厚度约16-17mm),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伴潴留囊肿。2、左附件:卵巢未见肿瘤,输卵管未见肿瘤。3、右附件:卵巢未见肿瘤,输卵管未见肿瘤,输卵管系膜出平滑肌瘤。2015-09-17PET/CT检查:1、子宫内膜癌术后,子宫及双侧附件术后缺如,阴道残端未见明显恶性肿瘤征象,请结合临床追踪复查。2、双侧膈脚后、腹膜后区腹主动脉双侧、右侧髂总血管旁、盆腔内右侧髂外血管旁及左侧锁骨上窝内多发结节状放射性摄取增高影,考虑为淋巴结可能性大,建议临床追踪复查。3、肝脏第3、8段小囊肿。4、双侧咽隐窝区小片状轻度放射性摄取增高影,考虑为炎症可能性大,建议鼻咽镜检查以排外其他病变的可能。5、双侧胸锁乳突肌下多个稍肿大淋巴结,PET见部分淋巴结轻度放射性摄取增高,考虑为炎性增生性淋巴结可能性大,建议临床追踪复查以明确其性质。6、甲状腺右叶内稍低密度影,PET未见放射性摄取增高,建议B超随诊复查以明确其性质。妇科肿瘤组合:CA19-9 37.94U/mL ↑;出、凝血常规:凝血酶原活动度PT(%) 76.8% ↓;

诊断 处理

诊断:1.子宫内膜样腺癌IA期术后 2、宫颈癌术后复发 手术名称:剖腹探查术+右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盆腔粘连松解术 术中:无腹水,膈下、肝、胆、胃、胰、小肠、大肠表面未扪及明显肿物,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未扪及明显肿大、双侧盆腔淋巴结未扪及明显肿大。子宫及双附件缺如。膀胱表面肿物,大小约3*2.5cm,表面尚光滑,与周围无粘连。右侧直肠侧窝肿物,大小约2*1.5cm,与周围组织粘连致密。 高位断扎右卵巢骨盆漏斗韧带并切除右卵巢漏斗韧带。完整切除膀胱表面肿物、右侧直肠侧窝肿物。行右侧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大体标本:膀胱表面肿物,剖面均质状,质实;右侧直肠侧窝肿物,剖面均质

随访 讨论

患者第一次手术术后病理提示内膜癌和宫颈癌皆为早期,一般来说手术治疗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但如此快出现淋巴结转移也是没料到的。追问病史,患者未规律放化疗,当然也不排除当时已有淋巴结转移。只是可惜了这样的一个早期患者。

发布于 15-09-25 11:12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