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为13岁女性儿童,因便血2天入院。 患儿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带血,具体量不详,无腹痛、腹胀,无呕血等不适。患者未予重视。2天前患者再次解鲜血便2次,伴左下腹持续性隐痛,患者遂至我院就诊。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CEA等肿瘤标记物均未见明显异常。大肠气钡双重造影提示降结肠1.5*0.5息肉,分叶状,质脆。
诊断为“降结肠息肉”行结肠镜检查,术中见一1.5*0.5cm带蒂息肉,分叶状。遂在内径下行息肉电凝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降结肠中分化腺癌。遂转外科行降结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示:降结肠中分化腺癌,侵润粘膜层,清扫12枚淋巴结,均未见肿瘤转移。术后考虑无化疗z指正,予办理出院,嘱定期复查肠镜、腹部CT等。
近年来,结肠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但20岁一下的结肠癌仍然非常罕见。据统计占结肠癌不足1%,既往认为小儿结肠息肉癌变几率较大,特别是多个病变,癌变率更高。腺瘤样息肉与肿瘤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对小儿结肠息肉,特别是多个的,处理应相对积极。该患者4年前出现大便带血,未引起充分重视。4年后息肉已发生癌变。好在分期较早,行根治性切除术,定期随访,预后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