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儿男,16月,以发热、皮疹4d入院。患儿入院前4d开始发热,体温最高达39.6℃,同时颜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逐渐向全身扩散。无咳嗽、腹泻、惊厥或昏迷。
入院查体:体温39.4℃。患儿精神差,头面部及颈部皮肤遍布小脓疱疹,皮疹高出皮面,中心可见细小灰黄色脓点,其他部位皮肤明显充血潮红,压之褪色(图1)。肺部听诊: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啰音。化验检查: WBC 19.6×109几,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84.7%。患儿入院第2天皮肤脓点融合成多个大脓疱,颈前区及颈侧区皮下黄色脓液可随体位变动而流动(图2)。
诊断: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例。入院当天于较大脓点处穿刺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对头孢曲松、克林霉素等药物敏感。入院后给予舒哌酮1.5 g、克林霉素0.6 g,静脉滴注,2次/d。用上述方案治疗6 d,患者外周血象恢复正常,体温逐浙恢复正常,但全身皮肤自头、面、口唇及颈部出现大面积片状脱皮(图3),脱皮处暴露鲜红色新鲜皮肤。继续以上述方案治疗,2周后患儿皮肤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SSSS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该菌产生一种剥脱毒素使表皮细胞间桥粒溶解而出现尼氏征阳性。对SSSS的治疗应尽早首选头孢菌素联合苯唑西林等新一代抗生素,足量使用,并特别注意皮肤损害的各期护理,动态监测病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加强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并发症的发生。doi:10.3969/j.issn.1007-8134.2010.0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