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EB病毒感染

王医师   西安长峰医院
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

主诉 病史

27岁女性,主诉面部丘疹8个月。 患者8个月前面部出现散在绿豆大小丘疹,部分丘疹逐渐出现结痂,单发丘疹2周左右可消退,外院按照痤疮重要治疗,皮损逐渐加重,面部出现黄豆大水疱,外院诊断为种痘样水疱病,予泼尼松30mg qd,沙利度胺 2# tid口服1周皮损减退,后激素逐渐减量,18天后停用,面部皮损再次复发。外院anti-EBVIgG(+++),IgM(-),IgA(+),EBV-DNA100000 copies/ml(<500),期间予激素、雷公藤、沙利度胺、得宝松肌注等治疗,治疗后皮损好转,减量或停药后皮损再次复发。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专科检查:面部稍肿胀,面部、颈前多发红斑,米粒大小丘疹,部分丘疹顶端破溃、血痂,可见萎缩性瘢痕、色素脱失、色素沉着。 血涂片:中性杆状0%,中性分叶19%,淋巴细胞70%,单核细胞10%,异形淋巴细胞1%。 淋巴结超声:双侧颈部、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腹股沟区可见淋巴结。 骨髓涂片:红系中、晚幼红细胞比例增高,形态大致正常,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比例形态正常,浆细胞比例稍高,占2%,形态大致正常。 皮肤组织EB病毒原位杂交:(-) 皮肤病理:鳞状上皮粘膜慢性炎,鳞状上皮角化过度,上皮下毛囊周围及血管周淋巴细胞增生,以T淋巴细胞为主。CD20(散在+)、CD3(+)、CD45RO(+)、CD4(+)、CD8(+)、CD30(-)、KPI(+)、CD56(NK-1)(-)、TIA-1(+)、UCHL(++),granzymeB (散在+)/、Ki-67<1%。

诊断 处理

诊断: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淋巴瘤不除外 予干扰素300万U 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 30g 1次,伐昔洛韦0.3 bid, 甲泼尼龙 4mg qd,雷公藤20mg tid, 外用立思丁、普特彼、新适确得。

随访 讨论

随访:患者在丙球冲击治疗后无新发丘疹,原有皮损减轻。 慢性EB病毒感染CAEBV感染是一种少见的发生在有免疫能力个体的一种综合征,为EBV感染后出现慢性或复发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伴随EBV抗体的异常改变,称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对于CAEBV,国内目前缺乏诊断标准。 本病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可选用激素、干扰素、抗病毒药物,IVIG等。

发布于 15-06-19 20:58

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