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2岁,左腰部不适半年 。 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部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无血尿、脓尿,患者一个月前往我院就诊,因泌尿系感染行双“J”置入术。患者现感染控制可,收入我科进一步治疗。
双肾区无红肿、隆起,左肾区叩击痛(-),右肾区叩击痛(-),左侧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右侧肋脊点、肋腰点压痛(-)。腹平软,左侧输尿管走行区压痛(-),右侧输尿管走行区压痛(-),膀胱区无膨隆,压痛阴性,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肿物,阴毛呈女性分布,外生殖器发育正常,尿道外口未见异常,未见盆腔脏器脱出。 辅助检查: KUB示:左肾铸型结石。
入院诊断:左肾铸型结石 住院后完善相关检查,CTU示左肾铸型结石,左侧盂管连接处、肾盏轻度扩张、积液。诊断左肾结石明确,术前相关检查无手术禁忌。经术前准备,于全麻下行PCNL治疗,麻醉成功后,取斜仰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连接好F9.8输尿管镜及监视系统。置入输尿管镜,见膀胱内左侧双“J”管位置正常,双侧输尿管开口呈裂隙状。拔除双“J”管,输尿管镜直视下进入左侧输尿管,见输尿管全程通畅,无结石和梗阻。B超引导下穿刺成功,用气囊扩张器逐步扩张至30F并留置可剥离工作鞘,建立工作通道,经工作通道置入经皮肾镜,进镜见左肾内铸型结石。用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系统将结石击碎,冲出结石碎片,取石钳取出大块结石。镜下和B超检查无结石残留,放置4.5F双"J"管一条作内支架。手术经过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少量出血,无输血,术后麻醉清醒后安返病房。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较好。
术后CT中腹部CT平扫示:1、左肾结石PCNL术后改变:左侧肾盏、肾盂管交界、肾内穿刺道、肾包膜下多发小结石残留;左肾轻-中度积水,较前稍吸收,并肾盏、输尿管上段炎症。讨论:斜仰截石位存在以下灌流特点:下盏处高位,上盏处低位,UPJ高于穿刺口,除上盏及穿刺口后方中盏碎石外,鞘呈下斜位,有利灌流液和碎石流出,上盏手术时可摇手术床头侧和健侧使鞘呈下斜位。30F通道提高碎石效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残石率和二次手术率,可以高流低压灌流,提高视野清晰度,降低肾内压,但并不增加肾实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