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患者女性,49岁,双侧乳房肿块

种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〇五医院
乳腺腺病 左乳肿块 右乳肿块

主诉 病史

主诉:发现双乳肿块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意间发现双乳有一肿块,局部无红肿疼痛,无瘙痒不适,未予重视,自觉近来肿块较前增大,遂来院就诊,门诊予BSGI检查提示双乳外上象限异常放射性凝聚灶,MT不能除外.拟诊“双乳肿块”收治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可,纳可,夜眠可,二便无殊,体重近期无明显下降。

查体 辅查

查体:神志清晰,精神尚可,呼吸平稳,营养中等,表情自如,发育正常,自主体位,应答流畅,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乳形态对称,双乳发育正常。乳房皮肤正常,乳头无内陷,右乳10点钟方向触及肿块2*2.5cm,实性,边界清楚,质硬,活动度大,无触痛不适,皮肤无粘连,无乳头溢液。左乳3点方向及1.5*1.5cm大小肿块,活动,实性,界清。双侧未触及明显腋窝淋巴结。左、右侧锁骨上无淋巴结。 辅助检查: BSGI(本院2014-04-16)检查提示双乳外上象限异常放射性凝聚灶,MT不能除外. 超声报告单(本院2014-04-12)右乳实质占位-考虑MT可能,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左乳无回声区-考虑局部导管囊性扩张可能;双侧乳腺小叶增生

诊断 处理

诊断:双侧乳房肿块 治疗过程:完善相关检查,行左乳部分切除术+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在左乳肿块表面做长约4cm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于腺体内扪及肿块,直径约3cm大小,质坚硬。以电刀沿肿块周围正常组织进行切割,将肿块和其周围约1cm的正常组织整块切除,标本送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冰冻切片结果为“左乳腺腺病”。 伤口内仔细止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缝合皮下及皮肤。再在右乳肿块表面做长约6cm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于腺体内扪及肿块,直径约5cm大小,质坚硬。以电刀沿肿块周围正常组织进行切割,将肿块和其周围约1cm的正常组织整块切除,标本送冰冻病理切片检查。 冰冻切片结果为“右乳粘液癌”。决定行右乳癌根治术。  重新消毒铺巾,以右乳头为中心做包括原切口在内的横梭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沿皮下浅筋膜浅层分离皮瓣,上达锁骨下两指,下到腹直肌前鞘,外至背阔肌外缘,内至胸肋关节前方。自内向外沿胸大肌筋膜分离切除乳房达胸大肌外缘,切除胸大、小肌间淋巴结,沿胸小肌下缘及锁骨下切开胸锁筋膜,显露腋静脉,清除其前方和下方的脂肪组织和淋巴结,切断结扎胸外侧动脉,分离胸长神经、肩胛下血管和胸背神经周围淋巴和脂肪组织,而神经血管予以保护。沿背阔肌的外缘切开皮下脂肪组织至胸壁,将左/右乳和腋窝淋巴脂肪组织整块切除。移除标本,无菌水冲洗创面。查无活动性出血后,于腋窝间隙置乳胶管一根,内侧胸肋关节前间隙置负压球引流管一根,分别戳创引出,缝合固定,保持负压吸引。

随访 讨论

随访讨论:1.注意休息和营养,术后2周拆线,术后引流管引流液连续3天少于10ml可返院拔除引流管。2.如有恶心、呕吐、发热等不适,及时就诊3.病理结果:(左乳)浸润性癌(非特殊型),III级。乳头及基底切缘未见癌累及。另送皮肤组织镜下未见特殊。未检出腋窝淋巴结。免疫组化(2014-N9738)2号蜡块:ER(-),PR(-),HER-2(3+,建议行FISH检测),P120(膜+),E-CAD(++),KI67(80%阳性),SYN(-),CHG(-),CD56(-),CK5/6(-)。4.术后二周门诊定期随访

发布于 15-05-31 19:03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