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其丈夫因心脏骤停在医院去世 30min 后,患者出现胸痛、出汗和呼吸困难。既往有高血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否认有类似的胸痛史,而且经常接受家庭医生的检查。平时服用药物包括口服呋塞米 20mg/ 天和左旋甲状腺素 100μg/ 天,未发现药物过敏。
出现症状查体:体温正常,血压 105/55mmHg,心率 93bpm,呼吸频率 20min,氧饱和度 98%。患者再接受体格检查时,因疼痛而表现得非常忧虑,双肺稍有湿罗音,正常心律,心尖可闻及 2/6 级收缩期杂音,无抹摩擦音,颈静脉怒张(抬高 8cm),脉搏强,无外周水肿。触诊无特殊。血细胞计数、基础代谢率、凝血试验皆在正常范围内。心肌酶中的肌钙蛋白 I 升高(2.59ng/mL),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升高(26-192U/L)。ECG 显示正常窦性心律,V2-V3 导联的 ST 段抬高(2-3mm),V1-V3 导联出现 Q 波,提示前壁梗死(见图 2)。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射血分数(EF)为 30-35%,左室轻度肥厚,心尖和下前壁运动失能,提示左前降支缺血性损伤,或者章鱼壶心肌病(见图 3 和 4)。
诊断考虑章鱼壶心肌病(图1)。立即予阿司匹林 162mg 和普拉格雷 60mg,且送至导管室检查。造影可见冠脉管腔不规则,属于非阻塞性冠脉疾病(见图 5 和 6)。左心室造影图显示 EF 值为 35%,心尖运动失能,而基底段运动过度(见图 7 和 8)。
患者术后一直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开始口服心衰药物,包括赖诺普利(2.5mg,qd)和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bid)。后病情稳定,胸痛和气促症状好转后出院。2 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肌病好转,EF 值为 65-70%,左心室正常运动。doi:10.1136/bcr-2014-20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