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早期胃癌——T1N0M0

吴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早期胃癌 胃癌 肿瘤

主诉 病史

患者,女,62岁,因“中上腹隐痛不适2周”来院就诊。 病史: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中上腹腹痛,为阵发性隐痛,症状自行缓解;无放射痛;无恶心,有反酸,有饱胀不适,无吞咽困难,无呕吐,无呕血;无头昏,无乏力,无便血;无腹泻。起病前几天有发热咳嗽症状,后自行好转。患者于1-8至外院就诊,行电子胃镜检查并取活检,慢性浅表胃炎,胃溃疡。病理报告示:胃体、胃角粘膜上皮内高级别瘤变,小灶区癌变。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来我院门诊就诊,现拟“胃癌”收治我科手术治疗,病程中精神可,胃纳可,大便如常,小便如常,体重未见明显下降,睡眠好。

查体 辅查

查体:神志尚清,腹部外形腹部外形无异常,腹壁柔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脊柱畸形,无双下肢浮肿,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 Ⅴ级,右侧肢体肌力 Ⅴ级。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未见其余特殊查体发现。 辅查:血常规:白细胞 5.0 *10^9/L ,红细胞 4.32 X10^12/L ,血红蛋白 117 g/L ,细胞比积 37.3 % 。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 3.07 ng/mL ,癌胚抗原(CEA) 0.84 ng/mL ,糖类抗原(CA125) 7.59 U/mL ,糖类抗原(CA199) 10.18 U/mL 。肝肾功能,凝血未见异常。 上腹部CT:1.胃未充盈,胃壁未见明显增厚,胃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请结合临床及胃镜病理。2.十二指肠憩室。3.肝囊肿。4.脂膜炎。下腹部 CT报告检查报告:下腹部增强CT未见明显异常,请结合临床,必要时随访。

诊断 处理

术前诊断:胃癌(早期)。 治疗: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全麻下行行全麻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先探查肝脏、腹膜、盆腔、肠系膜上血管根部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拟行胃癌根治术。决定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D2。术程顺利,术中出血少,未输血,标本及淋巴结送病理,病人安返。术后予对症治疗,恢复佳。术后病理: 胃  标本类型:根治性远端部分胃切除标本,胃大弯长13CM,胃小弯长8CM 肿瘤部位:肿瘤位于胃小弯,距上切3CM,距下切3CM,大小2×2CM 大体类型:早期胃癌,IIc型,浅表凹陷型 组织学类型:低分化腺癌 肿瘤浸润深度:侵及粘膜肌层 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神经周围浸润(-) 切缘:上、下切缘均未见肿瘤浸润 区域淋巴结: 以下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胃小弯LN0/11枚,胃大弯LN0/1枚;送检(胃大弯LN)0/4枚,(幽门下LN)0/1枚未见癌转移,送检(幽门上LN、胃小弯LN)镜下为脂肪组织。 肿瘤旁病变:慢性活动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 淋巴结免疫反应状态:SH(+),PH(+),GH(+) 肿瘤间质反应: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反应(+),纤维组织增生反应(+)(胃窦小弯侧):低分化腺癌,癌侵及粘膜肌层(早期胃癌,IIc型,浅表凹陷型)。肿瘤组织免疫酶标结果:CK7(+)、CK20(少部分+)、Villin(+)、CEA(+)、Ki67(30%+)、LCK(+)、Her2(2+)、P53(部分+)、CD34(血管+)、S100(-)、Syn(少部分+)、CHG(灶+)、CD56(-)。HER2基因状态:阴性。术后诊断:早期胃癌(T1N0M0)。

随访 讨论

随访:患者自述无明显恶心、呕吐等不适,一般情况良好。神清,两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啰音。腹软,无明显肌紧张,无压痛、反跳痛。伤口愈合佳。 讨论:此患者术后诊断为早期胃癌(T1N0M0)。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不是其面积的大小和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而是其深度。早期胃癌没有特异性症状,甚至毫无症状。常表现为中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症状相似。多数病人伴有胃溃疡或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早期胃癌的治疗目前仍以开放性手术治疗为主,依据癌的部位及病灶大小不同,可采用近端或远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淋巴结清除范围:局限于粘膜内的早期胃癌可只清除第 1 站 (D1) ,侵及粘膜下者应作第 2 站淋巴结清除 (D2) 。其预后较好,术后 5 年生存率为 93.7 %。早期胃癌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较低,文献报道小于 5 %,故术后一般不需化疗。伴有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病人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应给予化疗,并定期随访。本患者为早期胃癌,一般不需要化疗,术后密切随访胃镜即可。

发布于 16-02-21 21:44

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