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秋分后,“静悄悄的流行病”,千万别忽视!

王医师   贵阳中医风湿病医院
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症更易被忽略!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大部分患者早期由于没有特异性症状而不易被发现。而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更容易被忽略。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有研究提示,约有60%-80%的RA患者继发骨质疏松。RA疾病早期即可出现骨端的骨质疏松表现及不可逆的关节周骨破坏,继而出现全身的骨质疏松改变,甚至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在2000年Haugeberg等通过大样本的研究首次报道了RA患者中OP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倍。同时有研究显示OP使RA患者骨折的风险增高。   基于以上情况,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更应对骨质疏松症有足够的了解和重视。   为什么类风湿关节炎容易并发骨质疏松呢?   正常的骨重塑取决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之间作用的平衡。而在类风湿关节炎中,通过促炎细胞因子有道破骨细胞分化,抑制成骨细胞成熟,破坏了骨动态平衡,加速了骨流失,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糖皮质激素在RA中的应用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对RA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糖皮质激素通过降低成骨细胞和骨细胞的活性对骨重塑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糖皮质激素的强大抗炎作用可以降低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从而消减类风湿促炎细胞因子对骨组织的破坏。因此,糖皮质激素这把“双刃剑”,得在专业风湿科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哦!   其实RA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导致活动、饮食减少都会对骨质疏松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面对这么容易就会产生的并发症,RA患者该怎么办?   一、定期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骨密度的下降,与晚期相比更加明显,而且能通过影像学检查X线检测到。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该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骨骼的变化,给予抗骨质疏松的治疗。   二、严格控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量   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全身性的骨丢失,而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时也应限制每天的用药剂量,所以,尽量短期、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三、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药物、雌激素、钙等,可以增加骨密度,预防关节损坏。不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本身引起的,还是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都可以减少骨量丢失。   四、使用某些生物制剂   研究表明,以细胞因子为靶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骨质丢失,可以在减轻炎症的同时,有效的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所带来的骨质丢失。   五、加强锻炼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长期的、有计划地、适度的进行有氧锻炼,也可以有效的减慢患者骨密度的下降,如打打太极、散步等。   秋分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秋分过后,天气就日渐寒冷,在此提醒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朋友们,千万记得早晚加衣,谨防寒气入侵导致病情反复~
发布于 20-09-28 09:34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