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
详情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37.7万 4'2"
脑梗死发病全过程
40.5万 4'10"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塞?
2.1万 1'7"
腔隙性脑梗塞严重吗.
2万 1'15"
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1.8万 1'1"

腔隙性脑梗死

科普中国
本词条由国家卫健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提供内容
贡献者李舜伟魏社鹏详情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据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占脑梗死的20%~30%。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少数位于放射冠及脑室管膜下区。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小动脉,它们实际上是脑动脉的末梢支,又称终末支。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隙。腔隙性脑梗死为直径0.2~15毫米的囊性病灶,呈多发性,小梗死灶仅稍大于血管管径。坏死组织被吸收后,可残留小囊腔。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