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早产儿该如何进行免疫接种?

刘医师   怀宁县人民医院
早产 心动过缓 呼吸暂停
对于早产儿如何进行免疫接种,一直是个灰色地带,没有很明确的答案。以往我考虑到小早产儿在开始接种时可能还在住院,存在各种心肺疾病,免疫功能不如足月儿成熟,建议推迟接种。最近应网上家长的要求翻查了一些文献后,观点有了巨大的改变,试与大家分享。 1 什么是免疫接种? 免疫是识别“自己”和“非己”,人体初次接触病菌病毒时,能识别出非己(除免疫缺陷外),但针对这种病菌的特殊自我保护能力要数周后出现,所以才会患病。免疫接种就是把某种病菌的成份注入人体(不会致病)产生保护作用,人体再接触该病菌时就不会生病或出现轻微病症 2 早产儿免疫接种需要担心哪些问题? 早产儿进行免疫接种需要担心的问题有两点: 1、小早产儿在开始接种时可能还在住院 早产儿指24周-37周(或23周)内出生的婴儿,考虑到时间跨度较大,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32周-36周,可能短期住院,并不影响接种; 29周-31周可能住院1-2个月,多数HBV推迟,但后面的不受影响; 小于29周,可能住院3个月左右,白百破疫苗接种可能受影响。 考虑这个问题是因为国内新生儿病房是不负责免疫接种的,如果有接种资质则不成问题。 2、早产儿存在各种心肺疾病 很多家长和医生担心免疫接种是否会加重早产儿的各类疾病。目前没有文献报导按期免疫接种会影响存活率、重大疾病的发生(IVH、BPD、NEC、ROP)。但有报导会增加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缺氧发生的次数(比接种前的风险高5倍-8倍;Pfister RE,2004)。 3 早产儿如何免疫接种? 早产儿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即便初次接种成功率低,可能会有心肺问题的风险,但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形成保护还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建议: 早产儿应在出生的年龄及时开始免疫接种; 如果有重大疾病尚处于不稳定状态,可推迟,但一旦稳定应尽快接种; 初次接种应在有监护抢救措施的医院进行; 新生儿病房应该开展常规免疫接种,或由接种部门到新生儿病房完成; 早产儿可使用多价疫苗,以减少注射次数; 公共卫生部门应开展相关流调,明确早产儿是否需要加强(间隔6-12个月后再注射一次),以提高接种成功率。 4 早产儿的"卡库翁策略"(Cocoon Strategy) 我的土办法是建议早产儿在6个月内减少外出和朋友来访,减少家庭人员往来,勤洗手。 标准的做法是家庭成员应在早产儿回家至少2周前(或尽早)全部进行一些疾病的免疫接种(如多价疫苗,如果以前没接种过或接种没成功)。
发布于 18-10-27 22:44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