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药盒上有这 4 个字的别给娃吃!常见儿童用药误区,家长必看

余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感冒 病毒感染
宝宝年纪小,身体弱,一年到头免不了有个头疼脑热的,儿童用药是每个有娃的家庭都避不开的事。 老话说「是药三分毒」,宝宝身体的各项功能都不完善,一旦用错了药,对健康伤害非常大。 去年发布的《儿童用药安全现状报告》显示,每 5 名中毒儿童中,就有 2 名儿童因为药物而中毒,用药安全问题真的不容忽视。 可是我们做家长的,对药理知识没有那么熟悉,常常不自觉就陷入一些儿童用药的「坑」。 今天老编辑请药师冀连梅为大家总结了 8 大家长最容易犯的儿童用药错误,说不定你也犯过哦,快来对照看看吧!     错误一 滥用药物预防疾病   药品是把双刃剑,用对症是药,不对症是毒。 曾经有家西安的幼儿园,为了预防病毒感染,批量给健康的孩子服用「病毒灵」(盐酸吗啉胍)。 直到事情曝光,家长才意识到,这种药只能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预防是完全没用的,还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   西安幼儿园的事情只是冰山一角,现在还有很多幼儿园,晨检时会集体给孩子们喷「病毒唑」(利巴韦林)、喝板蓝根、喷口腔消毒液,这些做法都有可能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很大的风险。   除了疫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神奇的药物可以预防流感,普通感冒也是,家长千万不要随便给孩子用药。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很多人心中的「流感神药」板蓝根也是药,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它有效,我也不赞成随便给孩子吃。  错误二 中药没有副作用   中药是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孩子一生病,有些家长就会选择给孩子吃中药。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一般没有经过特别严格的临床试验,因此药品包装盒上的副作用通常注明「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只表明没有可参考的临床数据,很有可能是某些风险未被发现和证实,绝不代表是安全无风险的。 西药是经过临床试验才批准上市的,对药物各方面的研究和观察比较透彻,对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会在药品说明书中注明。   相比于选择副作用「尚不明确」的药物,服用经过临床验证、明确禁忌与不良反应的药物更安全。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错误三 给儿童服用成人药   有的家长会给儿童服用自己服过觉得有效的药物,并按成人剂量减半,认为只要剂量减半就不会有问题。   其实,宝宝不是缩小版的成人,按成人剂量减半给孩子用药,不仅不科学,也很危险。   宝宝的肝脏和肾脏都没有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和清除能力不如成人。   儿童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   孩子用药,一定要选用适合儿童的剂型,不要随意服用成人药物,即使减少剂量也不行。 如果家长实在拿不准,可以让医生来判断。    错误四 迷信海淘药   很多情况下,由于国内的药品安全问题频出,一些家长会倾向于为孩子海淘药品。 这样做其实风险也很大。   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很多家长无法了解海淘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   例如大家熟悉的小蜜蜂紫草膏,淘的时候商家可能会夸大它的疗效,说成是可以吃的万用药膏,实际上,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紫草科植物,在美国的适应症只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使用人群是 2 岁以上,每日最多 3~4 次,2 岁以下使用要咨询医生。   而且 FDA 曾就它的口服补充剂发出过肝毒性的警告,外用剂型要避开溃破的皮肤才不会有肝毒性。   网上商家缺乏监管,很难保证药品质量,家长也很难及时获得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   之前有人海淘了缓解出牙不适的药膏,成分列表里含苯佐卡因。事实上,这个成分就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中美两国的药品监管部门都曾经向公众发过警告,禁止将含此成分的药膏用于 2 岁以下儿童。
发布于 18-10-26 21:54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