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级阶层(这里没有贬义,是按照国际给予的阶级标准称呼,下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阶级跃迁,达到中级阶层。读书往往是实现阶级跨越最快效果又最好的一个适合大多数人的方式。
原因有以下三点:
1、医学本科生毕业之后如果不决定继续往上读,而是选择工作的话,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回到自己家中的县医院,而且不需要托关系找人之类,可以说是毕业之后就能够找到工作。如果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医学人才比较匮乏,很多本科生都有机会进入到市级医院工作。同时,如果决定从事儿科专业,也有很大的概率进入到三甲医院,这对于大多数从农村出来的医学生来说相较于回到下级医院从事一些内外科,不得不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比如我们班当年毕业的同学就有四位自愿选择三甲医院的儿科。
2、虽然目前医疗环境整体不利于医务人员,但是医务人员在大部分人的意识里还是比较受尊敬的。一个从下级阶层上来,无权无势的医学生,穿上白大褂之后无论是怎样的患者见面都会喊一句某某医生。而且医生想要娶妻生子也并不困难,在相亲市场上也占有很大的优势。很多丈母娘一听到你是个医生,估计婚事就成了一半。
3、目前想要依靠自己的打拼再去创造出一片天地越来越难,但是医学却不同。只要你做好自己的工作,管理好自己的病人,会看病和说话,在当地也能够很快打出自己的名声来。名声一旦出来了,就意味着收入的增加。
虽然目前还有规培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医学生的挣钱时间。但是这对于未来来说整体是一个利好,把医学的门槛抬得越来越高,能进来的人自愿进来,不愿意进来的看看就走。所以对于家庭一般的人来说,医学是实现跨越阶级的一个学科。而且随着国家的医疗改革,医务人员也将会面临着涨薪的机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贫困的家庭不太建议学医,因为医学学费整体较高,且年限较长,回报周期较慢,且回报率不高,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家庭负担。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