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补液

王医师   邹城市人民医院
液体复苏是解决危重患者血容量不足或休克的首要治疗措施,但补液量过度会引起肺水肿;补液量不足则引起组织氧合障碍,引起肾血管收缩(以保障重要脏器灌注)从而引发肾功能损伤。 两者均会延长机械通气的时间,对病情不利,那么重症患者补液应如何权衡呢? 量入为出 量入为出 患者在就诊前的失水量一般是根据患者的脱水表现进行估计的,不很准确。患者就诊后,应准确测量并记录失水量,以后的的继续失水量就应该按照记录的失水量进行补充,丢失多少,补充多少。 补什么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 补充体液常用:血制品、血浆、右旋糖酐、聚明胶肽等;0.9% 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 补充热量常用:10% 葡萄糖注射液等; 功能性液体纠正酸中毒常用:5% 碳酸氢钠或 11.2% 乳酸钠等。 怎么补 具体补液方法如下: 补液程序:先扩容(先用晶体液后用胶体液),然后调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补液速度:先快后慢,通常 60 滴/分,相当于 250 mL/h。需注意的是,心、脑、肾功能障碍者补液应慢,补钾时速度应慢;抢救休克时速度应快,应用甘露醇脱水时速度应快。 补充液体的顺序 总体原则 先盐后糖,见尿补钾 注意事项 体液的丢失主要是胃肠液、血或血浆,而这些液体是等渗的,因此,为了恢复血容量,就应当用等渗的液体来补充。葡萄糖注射液虽然也是等渗的(10% 葡萄糖是高渗的),但进入体内后迅速被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达不到恢复血容量的目的。 补钾 脱水患者的钾的总量不足,但在缺水的情况下,血液浓缩,患者的血钾不一定降低;再额外补钾甚至可能使血钾升高,引发高钾血症。因此,只有患者尿量达到 40 mL/h 以上时,补钾才是安全的。 安全补液的监护指标 充盈程度 平卧时颈静脉充盈不明显,表示血容量不足;若充盈明显甚至称怒张状态,表示心功能不全或补液过多。 脉搏 血容量减少会导致心率加快,补液后脉搏逐渐恢复正常,表示补液适当;若脉搏变快变弱,则预示病情加重或发生心功能不全。 CVP CVP 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它可反映患者血容量、心功能与血管张力的综合情况。 CVP 的正常值为 5~12 cmH2O。其一般与血压联合动态观察,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CVP 和血压同时降低,表示血容量严重不足,需要加快补液; CVP 降低而血压正常,表示血容量不足,需要适当补液; CVP 增高而血压降低则表示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应减慢补液并给予强心药物; CVP 增高而血压正常表示容量血管过度收缩,需要使用舒张血管的药物; CVP 正常而血压降低,则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应做补液试验,即 10 min 内静脉注入生理盐水 250 ml,若血压升高而 CVP 不变,则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而 CVP 升高,则提示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 尿量 患者尿量是比较直观的指标,尿量正常表示补液适当。 血乳酸 血乳酸是休克早期最敏感的指标,血乳酸高于 2 mmol/L 称为高乳酸血症,高于 4 mmol/L 即为乳酸酸中毒,血容量不足会导致血乳酸升高,因此血乳酸也是反映血容量的一个指标之一。 PICCO 补液 PICCO PICCO(pulse contour cardiac output)技术是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型轮廓分析技术的综合,用于进一步的血液动力监测和容量管理。 意义 近十年来,PICCO 被认为可以作为预测心脏前负荷及液体反应的良好检测方法。通过 PICCO 监测指导补液量可以应用于重症肺部感染、重型颅脑损伤、肺水肿、ARDS、感染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等等患者的液体管理,尤其适用于需要补液却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发布于 17-08-09 09:33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