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干咳

肖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阵发性心动过速

主诉 病史

患者,男,28岁,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干咳、左季肋部疼痛、胸闷,活动后加重,伴畏寒发热、最高38.2℃。胸部CT:左肺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未缓解,复查胸部CT:左侧胸腔积液。

查体 辅查

查体:T 36.8℃,P 98 次/分,R 24 次/分,BP 112/71 mmHg。颈动脉异常搏动,呼吸动度减弱,左侧胸廓饱满,左侧肋间隙增宽,左下肺呼吸音低,语音共振减弱。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瓣膜杂音,腹软,无腹痛、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检:血气:pH 7.40,PaO2 82 mmHg,PaCO2 37 mmHg,HCO3- 22.9 mmol/L,SaO2 96%。D-二聚体 3.52 μg/L,FDP 18.50 mg/ml;余未见异常。彩超:双侧颌下淋巴结可见,二尖瓣少量反流,肺动脉压正常,EF 63%;左侧胸腔内少量胸腔积液,可探及范围约28 mm×30 m不规则液性暗区,予“左氧氟沙星” “依替米星”抗感染、“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形成,仍有持续胸闷;CTPA:右下肺肺动脉部分分支、右上肺动脉分支、左舌段动脉多发栓塞;左侧胸腔积液;左下叶受压膨胀不良。确诊为:PTE。复查双下肢静脉血管彩超未见异常;双侧胸腔彩超:右侧不规则液性暗区,深约34mm,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胸水外观为黄色、微混,胸水总蛋白48.6 g/L,LDH 1930 U/L,提示渗出液。病程超过PTE溶栓治疗窗[1],予“华法令”抗凝,监测血凝试验,调整INR至2.0-3.0。

诊断 处理

1. 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发热是PE的常见症状,肺炎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也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胸膜痛等表现,两者的症状重叠较多,故易被误诊。 2. PE与肺炎两者的肺部 CT 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不易区分,肺内均可见片状阴影,典型PE者为楔形影,PE下肺多于上肺,右侧多于左侧,而肺炎形态及分布多样,两者均可合并胸腔积液,PE合并胸腔积液者高达 47%,单侧多于双侧。本例患者2次胸部 CT 均提示左肺斑片状渗出影,左侧胸腔积液(较前增多),误诊为肺炎。 3. 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为S(Ⅰ) Q(Ⅲ) T(Ⅲ) ,但少见。有肺动脉及右心压力增高时,还可出现 V1-V4的T波倒置和ST段异常、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电轴右偏及顺钟向转位等。本例患者为正常范围心电图,故易误诊。 4. 血浆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约30%患者,这类患者即使不接受治疗,3 个月内发生栓塞性时间概率<1%,另外手术、肿瘤、炎症、组织坏死等均可使 D-二聚体水平增高,其仅表示机体处于高凝或纤溶亢进状态[3]。D-二聚体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可作为PE筛查。本例患者D-二聚体异常,考虑PE可能,经CTPA确诊。

发布于 20-03-19 16:04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