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女性,50岁 【主诉】 反复咳嗽咳痰五年,加重一个月 【现病史】 症见:咳嗽,咳黃痰,痰质粘不易咳出,心悸,活动后气短,周身乏力,饮食尚可,睡眠差。 【既往史】 老年女性,因“反复咳嗽咳痰五年,加重一一个月”由门诊入院。子宫切除手术史五年,甲状腺手术史2年。发现冠心病二十日。
【查体】 T:36.4℃,P:94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查体:神清语明,体温36.4C,脉搏94次/分,血压120/70mHg,呼吸20次/分。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哕音,心率94次/心律规整,各辦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舌质红,苔薄黄,脉浮。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数目6.2X109/L,中性粒细胞数目4.2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8%,血红蛋白117g/L,血小板数目281X10^9/L。血气分析:PH7.43,PO280mmHg,PCO235.5mmHg。余辅助检查结果待回报。
【诊断依据】 1、老年女性,因“反复咳嗽咳痰五年,加重一个月”由门诊入院。子宫切除手术史五年,甲状腺手术史2年。发现冠心病二十日。2、症见:咳嗽,咳黄痰,痰质粘不易咳出,心悸,活动后气短,周身乏力,饮食尚可,睡眠差。3、查体:神清语明,体温36.4C,脉搏94次/分,血压120/70mmHg,呼吸20次/分。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哕音,心率94次/分,心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舌质红,苔薄黄,脉浮。4、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数目6.2X10^9/L,中性粒细胞数目4.2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8%,血红蛋白117g/L,血小板数目281X109/L。血气分析:PH7.43,PO280mmHg,PCO235.5mmHg。余辅助检查结果待回报。 【鉴别诊断】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感受风热之邪,邪气外束肌表,内迫于肺,肺气上逆,故咳嗽,咳痰。热盛伤津痰液质粘不易咳出。动则耗气,则活动后气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皆为风热犯肺之象。本病病位在肺,病性属实,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望预后良好。中医鉴别诊断:肺痈:初期常见于风热袭于卫表之症状,当病情进展到成痈期和溃脓期时则常有壮热、烦渴、咳嗽、胸痛、咳吐腥臭浊痰,甚至脓血相间,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或滑数等症状。 【诊治经过】 1、内科入院常规2、二级护理3、低盐低脂饮食4、中医治疗以治疗以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桑菊饮加减,方药如下桑叶20g菊花20g薄荷20g连翘15g前胡15g牛旁子15g杏仁10g桔梗15g枇杷叶15g黄芩15g知母20g甘草10g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5、抗生素控制感染6、化痰止咳,接痉平喘7、对症支持治疗8、完善相关检查9、请上级医师看病人,向患者本人及家属交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