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患者女,58岁 【主诉】 因暴力行为及激越入急诊。 【现病史】 患者罹患双相障碍超过20年 【既往史】 既往反复出现躁狂发作,曾被诊断为伴有智力残疾的发育迟滞; 【个人史】 躯体病史包括蜂窝织炎、高血压、甲减及反复泌尿道感染。
【体格检查】 患者衣冠不整,对诊疗常规不合作,踢踹攻击工作人员;否认存在幻觉,未引出妄想,无思维瓦解或偏执的证据;情绪总体显愤怒且不稳定,易激惹;对病情缺乏判断力,自知力差。
【治疗】 患者以双相障碍急性躁狂发作入院,继续入院前的心境稳定剂治疗(VPA1000mg,bid),以及自备药物(阿托伐他汀、左甲状腺素片、美托洛尔)。值得一提的是,患者使用VPA已超过10年,当前VPA的剂量基于多年来门诊的评估和滴定,此剂量针对患者的心境维持效应较为理想。入院实验室检查无显著异常,VPA血药浓度为58 μg/mL(治疗窗50-100 μg/mL),心电图提示轻度的窦性心动过速(HR108bpm)。入院后,患者又出现了数次严重的激越,行为难以预测,但病情最终通过药物及团体治疗得以控制。经查阅病历得知,患者既往入院时曾出现过高氨血症,因此本次住院治疗也对VPA血药浓度及血氨水平进行了监测。入院第51天晨,患者在常规查房时表现警觉,对人物、地点、时间高度定向,对周边环境异常敏感,但无意识水平改变的迹象。神经系统查体未及外周神经功能缺陷,颅神经功能大体正常,格拉斯哥昏迷评定量表(GCS)得分15;精神检查中,患者衣冠整齐,总体较为平静和合作;语速、节奏、音调、音量适中,思维进程及内容未见显著异常,情绪平稳协调;自知力仍差,部分归因于其智力缺陷。综上,考虑非神经科问题,也无脑病或谵妄的临床征象。实验室检查:血氨225μmol/L(参考范围10–40 μmol/L),VPA血药浓度117μg/mL(参考范围50–125 μg/mL)。基于Naranjo评分(9),可认为血氨水平升高继发于VPA治疗;肝功能正常。根据既往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经验,采用乳果糖(20g口服,一日两次)和左卡尼汀(990mg口服,一日三次)治疗。此外,患者未表现出VPA中毒的症状,认知及神经系统功能较好,治疗期间并未停用V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