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5岁,体重40.4kg,身高170 cm。因发现发现脊柱侧弯2年余,考虑“特发性脊柱侧弯”,定期复查X线片提示脊柱侧弯仍逐渐加重,于2017年7月17日入院。
脊柱四肢检查:脊柱胸腰段无后凸,胸段向右侧凸,站立时左肩部较右肩部低2 cm,脊柱活动度受限。CT显示脊柱侧弯畸形。余无殊。考虑为“特发性脊柱侧弯”(Lenke1A型后凸型)。患者既往无手术史、家族麻醉异常史与遗传史。术前各项检查均正常,于2017年7月17日拟在全身麻醉下(七氟烷),行脊柱侧弯、后凸畸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
患者术前肌注地西泮10mg、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上午11:28予咪达唑仑2mg、舒芬太尼25μg、丙泊酚80mg、苯磺顺阿曲库铵10mg静脉注射诱导,迅速完成气管插管,并立即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全身麻醉维持吸入七氟烷麻醉,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麻醉成功后,患者俯卧位,11:55开始手术,手术进行顺利,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中出血1500ml,采用自体血回输750ml,输血浆340ml,红细胞1.5U,无明显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尚稳定。手术过程中呼气末CO2、气道压、心率持续升高,分压升高,ETCO2:64mmHg、T:37.4℃、心率90次/min,有创动脉压:130/80mmHg、气道压24 cmH2O、钠石灰灌发烫,经过度通气仍持续恶化,麻醉科考虑为“恶性高热”的可能,立即停止吸入麻醉,更换呼吸机。 给予泮托拉唑40mg、甲强龙500mg静脉滴注,快速输注冰复方氯化钠溶液,加大氧流量并手控纯氧过度通气,双侧腋下、颈动脉予以冰袋冷敷及血管活性药物等对症治疗。12:35患者ETCO2:83mmHg、T:37.9℃、心率115次/min,有创动脉压:136/82mmHg、气道压28 cmH2O,动脉血气分析显示: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继续对症治疗,患者ETCO2开始下降,但体温仍持续上升。14:45发现患者ETCO2:54mmHg,食管体温监测在38.6℃附近,麻醉科考虑为“恶性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