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主诉:胃脘痛一年,加重一周现病史:患者于一年前因生食冰冻黄瓜后出现胃脘部隐痛,自服‘三九胃泰’后缓解。此后间断出现胃脘隐痛,餐后胀满,畏寒,服用‘斯达舒胶囊’和‘'香砂养胃丸’后缓解。近一周无明显诱因,出院胃脘部隐痛加重。今日为求系统治疗,收入我院,刻下症:胃脘隐痛,喜按,绵绵不休,泛吐清水,食欲不振,四肢不温,其余尚可。舌淡苔白,脉象沉微。
胃镜示:胃窦黏膜花斑,小弯侧近幽门口,片状糜烂。病理示:胃窦黏膜中度萎缩伴轻度肠化生及活动期改变
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处理:拟‘理中汤’加味 处方:党参15克 黑姜12克 焦术12克 炙甘草12克 乌附12克 木香10克 法夏12克 毕澄茄10克,白胡椒10 陈皮10克 先服三剂,水煎,二日一剂。 复诊,病痛减轻,再服原方四剂。 三诊:病已好转,又服‘小建中’汤数十剂,病痛显著好转。嘱患者平时忌生冷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按:此例为脾胃虚寒,运化迟滞,故胃病绵绵不休;纳食不佳,脾阳不振,不能输布四肢故不温。舌淡脉微属虚寒之象。故拟‘理中汤’加味,温中散寒,使脾阳振,则疼痛自除。因日久病深,虚损难以骤复,故于疼痛缓解后,再用小建中汤温补中焦,配以当归等养血之剂,合之温中补虚,散寒止痛,于久病体虚,有寒之患者,方能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