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5岁,主因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20余天,视物模糊1周于2015年5月5日入院。入院前,于当地医院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 MRI)检查,示鞍区占位,垂体瘤可能。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差,大小便正常。 患者自诉于2014年5月诊断食管癌,并行化疗。
查体:精神差,双眼视物模糊,眼前1m可见手指;无声音嘶哑及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入院后行眼科检查,示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0.4;双眼颞侧视野缺损。 电解质检查结果示,血钠125.16 mmol/L,血氯90.42 mmol/L。 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示,游离T4 3.19 pmol/L,三碘甲状腺素0.75 nmol/L。
初步诊断:鞍区占位,垂体腺瘤。 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于入院后第7天采用经鼻蝶手术入路,术中可见肿瘤组织侵蚀鞍底破损,蝶窦黏膜血肿丰富,细针穿刺未见出血;十字切开硬脑膜后,可见2.5 cm×2.1 cm×1.8 cm的肿瘤组织,呈黄色,质较韧,血供丰富。肿瘤近全切除,术中出血约100 ml。 病理诊断为转移性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CK5和CK6(+),p40(+),p63(+)。术后再次检测肿瘤标记物,血糖类抗原199(CA199)117.43 U/ml。
食管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为20%~30%。食管癌经血道和远处转移至人体的各部位组织器官,多属于晚期,可以呈单发或多发病灶,可以同期或相继转移,或以转移瘤临床表现为首发。 本例患者颅内转移瘤可能为中段食管癌癌栓经奇静脉、半奇静脉进入上腔静脉系统,经过右心进入左心,经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颈内动脉到达垂体动脉,并在细胞黏附因子作用下着床和生长,形成转移瘤。食管癌颅内转移多集中在血供丰富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额叶和顶叶,而其他部位转移较少,垂体转移瘤发生率为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