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诉:头晕伴心烦10余年,加重伴失眠1月。 现病史:患者10余年前因受刺激后开始反复出现头晕,呈晕沉、不清爽感,易多思多虑,独自1人时 易心烦,间断于外院治疗,症状有缓解。近1月再次出现头晕昏沉,心烦、思虑较多,兴趣活动减少,独 自1人时症状更明显,夜间难以入睡,入睡时间>2小时,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无畏寒、发热、恶心、呕 吐、心悸、胸闷,无四肢冰冷,无肢体麻木,曾至外院就诊,予黛力新、思诺思等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 显。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状态较差,食欲良好,体力情况良好,睡眠情况较差,大便正常,小便正 常。体重无明显减轻。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来我院就医,在门诊拟诊断为“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收入 院。 近半月左侧颈项部紧绷疼痛不适感,甚有头部昏沉胀痛感,曾于外院查颈椎X片提示颈椎退行性病 变。 近10余年间断有心慌、冒冷汗发作,持续十余分钟至30分钟左右,自服糖果后可缓解,曾多次于外 院住院查血糖、动态心电图、颅脑MR等检查,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 既往史:平素身体良好,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等慢性病 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否认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入院查体:T 36.5℃,P 64bpm,R 18bpm,BP 143/8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精神稍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64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专科情况: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向活动不受限,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角不歪,伸舌居中,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粗测听力正常。转颈、耸肩有力,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感觉无异常。 诊治经过:凝血、二便常规、甲功、糖化血红蛋白、肿瘤蛋白芯片、血沉、免疫7项、风湿3项、 自身免疫抗体未见明显异常。2018-11-02 住院血常规:白细胞(WBC)12.12×10^9/L↑,中性粒细胞绝 对值(NE#)8.34×10^9/L↑,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0.72×10^9/L↑。2018-11-06 血常规:白细胞( WBC)14.28×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10.13×10^9/L↑,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 0.74×10^9/L↑,血红蛋白(HGB)110g/L↓,红细胞压积(HCT)0.3390↓,红细胞平均体积(MCV)69.5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22.50Pg↓。血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基础体检,离子7,LDH,CRP,CK, 糖耐量(空腹),血脂5,同型半胱氨酸,CKMB:AST/ALT 0.94↓,总蛋白(TP) 63.8g/L↓,尿酸(UA) 443μmol/L↑。2018-11-02 感染八项: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HBsAb)246.50IU/mL。床旁 心电图:1、窦性心律 2、逆钟向转位心电位。胸部正、侧位:心肺膈未见异常。颈椎磁共振平扫:颈 椎退行性改变,颈3-4、4-5、5-6椎间盘变性突出,以颈5-6椎间盘稍明显,后纵韧带增厚。心脏(彩 超):左房稍大,余未见明显异常。颈部血管(彩超):1.双侧颈动脉硬化并斑块形成,未见明显狭窄 2.双侧椎动脉未见明显异常。2018-11-12 头颅CT血管造影扫描(CTA):1.双侧前额部脑萎缩。2.双侧大脑前动脉近段管腔变窄,中远段闭塞;左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PSQI:8分,睡眠质量较多方面有困 难。HAMA:8分,可能有焦虑症状。HAMD:9分,可能有抑郁症状。MMSE:30分,正常。SL-90: 109分。
出院诊断:1.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 2.颈椎退行性病变 3.额部脑萎缩 4.双侧大脑前动脉狭窄 5.双侧颈动脉硬化 急性扁桃体炎 予舍曲林、黛力新抗焦虑抑郁,替扎尼定、乙哌立松缓解痉挛,阿普唑仑片改善睡眠,小牛血 清去蛋白神经营养、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改善循环,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营养神经 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