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发现下腹部切口处肿块1年余。现病史:患者2年前在外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4个月月经复潮,规律。一年前发现腹部切口处有一肿块,约蚕豆大小,质硬,压痛,一年来该肿块的大小及疼痛程度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月经期间肿块增大,疼痛加重,经后肿块缩小,曾间断口服止痛药治疗,近3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要求进一步治疗住院。
体格检查:体温:36.5摄氏度,脉搏88次/分,血压120/70mmHg,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平坦,下腹部耻骨上可见横行手术瘢痕,切口中间可触及一3.0厘米*2.5厘米的质韧结节,边界不清,有触痛,活动差。超声检查:切口中间可见2.5厘米*2.8厘米的低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提示:剖宫产术后腹壁包块。
诊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处理:1.完善相关检查 2.积极术前准备 3.择期行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节切除术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治疗方案,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同意目前治疗方案,完善相关签字,于住院第三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切除术:术中发现结节浸润鞘膜及肌层,完整切除,手术顺利。术后静滴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住院5天出院。术后病检报告:符合内膜异位。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子宫内膜异位于腹壁切口,常继发于剖宫产术后的患者。子宫内膜活性高的患者随着月经的复潮会与正常的子宫内膜一样有增殖、分泌期的改变和出血现象,久而久之局部就会出现包块,而且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包块且逐渐增大,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该患者手术治疗后随访2年,没有复发。这就告诫我们产科的手术大夫在做剖宫产手术时要多加小心,主意保护腹壁切口,关腹时腹壁最好用生理盐水冲洗为妙,这样就最大程度减少了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