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肝癌合并巨大舌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王医师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乳头状鳞状细胞癌

主诉 病史

患者,男,47岁,因反复口腔溃疡3年,舌变大1年,伴疼痛1个月于2012年6月17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口腔溃疡,未予以重视,到附近诊所就诊,口服用药症状无改善,具体用药情况不详,后就诊于多个口腔医院,未能明确诊断,自行用药症状亦未见好转,于1年前开始伴有舌变大,1个月前伴疼痛,口服镇痛药物,症状无改善,就诊我院门诊发现口腔散在溃疡,舌黏膜增生,伴疼痛,拟诊口腔溃疡查因收入风湿免疫科诊治。

查体 辅查

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可见肝掌,颌下可触及大小2个2 cm×2 cm淋巴结,质软,有压痛,活动度佳,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及边,质中等,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检查:WBC5.97×109·L-1,Hb 135 g/L,Plt 81×109·L-1,IgM 0.16 mg/dL,IgA 0.24mg/dL,IgG 3.54 mg/dL,HIV—Ab(一),HCV—Ab(+),AFP 48.17 ng/mL,CA—199 40.70 U/mL,TP 54 g/L,Alb 34 g/L,AST 157 U/L,ALT 138 U/L,GGT 207 U/L。舌面白苔拭子:白色念珠菌。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三系增生伴外周血Plt减少。   腹部CT:肝脏密度欠均匀,边缘变钝,肝右后叶可见直径约为4.8 cm的团块状略低密度影,局部向肝外突出,胆囊壁增厚,胰腺未见异常密度影,脾大。上腹部强化CT:肝表面不光滑,右叶见4.1 cm×4.5 cm肿块,左内叶见3.3 cm×2.6 cm大小肿块,增强后动脉期不均匀强化。    

诊断 处理

舌面肿物活检后病理检查报告:鳞状细胞乳头状瘤,伴基底部炎症细胞浸润。综合以上检查,诊断为肝癌合并舌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随访 讨论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好发于全身腔隙导管处,如食管、呼吸道、外耳道、子宫颈、腺导管等部位。近年来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这可能与就医条件改善、诊断技术的成熟有关。口腔黏膜的乳头状瘤多发生于颊、腭、唇、舌部,常为外生性生长,高出黏膜表面,如同菜花状或疣状。肿瘤边界清楚,可有蒂,蒂的基部延续于正常黏膜。大部分乳头状瘤直径仅几毫米,较大者可达数厘米。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的主要病因可能是创伤,另外可能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特别是HIV感染患者发生的多发性乳头状瘤。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可能与人类乳头瘤病毒2、4、6、11、13、32型感染有关。   鳞状细胞乳头状痛无恶性变报道,亦不是癌前病变。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常继发于免疫缺陷性疾病,如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免疫抑制治疗以及某些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   本例患者无HIV感染,经骨髓象等检查排除免疫系统本身肿瘤。但患有丙型肝炎,未系统治疗,到我院就诊时已进展为肝癌,反复舌溃疡病史达3年,影响进食,长期营养缺乏,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口腔反复感染,最终共同引发巨大的舌鳞状细胞乳头状瘤。通过本例患者,我们认识到,肿瘤患者尤其晚期肿瘤患者,易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在进行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提高警惕,需加强营养及提高免疫功能治疗等,以提高疗效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发布于 18-09-11 17:05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