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斯皮茨痣

朱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表皮痣

主诉 病史

患者男,6岁,下颌部皮肤丘疹3个月。 患儿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下颌部出现米粒大小红色丘疹,家属未重视,皮疹渐增多、增大,于当地医院诊治(诊断不详),予“液氮冷冻治疗”后无明显好转,遂来就诊。

查体 辅查

心、肺正常,浅表淋巴结、肝、脾未触及肿大,其他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情况:下颌部散在数个直径约0.5~1.0cm大小红色丘疹,呈簇集状,孤立不融合,表面光滑,部分表面呈乳头状颗粒,有浸润感,无水疱、糜烂、出血、溃疡。血尿常规、肝肾功能、ENA谱、梅毒血清学检查均正常。皮肤镜示:苍白色及淡红色背景下可见均匀的团块状或点状血管。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痣细胞肥大,呈梭形和上皮样,均表现核大,核仁明显,胞浆嗜酸性,巢状或弥漫生长方式,少量多核巨细胞形态,未见明显色素存在,病变主要位于真皮浅层,巢状累犯表皮层。免疫组织化学示:EMA(+),P170(弱+),S-100(+),HMB45(+),CD68(+)。

诊断 处理

斯皮茨痣

。患者收治入院后在氯胺酮麻醉下行手术切除皮损。

随访 讨论

现仍在随访中。

发布于 17-08-31 10:28

1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