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日晒疮(日光性皮炎)

刘医师   无极人和医院

主诉 病史

魏某,女性,41岁,工人。 2015年3月11日初诊。 主诉:面颈皮肤红肿、脱皮伴瘙痒1月。 患者既往有原发性干燥征并发肾小管酸中毒史10余年,经常口、鼻、眼、干燥乏津。近1月面颈皮肤反复出现红肿、脱皮、瘙痒难忍,日晒后诱发或加重,皮肤科诊断为日光性皮炎。现症:面颈皮肤紫红肿胀,干燥脱皮,尤以两颧明显,不敢日晒。自觉局部瘙痒、刺痛,口、鼻、眼均干燥乏津。头晕乏力,心悸心烦,关节疼痛怕冷,大便干燥。经闭五个月,涓滴似无,色暗,白带量多。

查体 辅查

舌质红暗少津,苔少,舌下络脉瘀胀,脉弦滑。

诊断 处理

辨证立法:津亏血瘀,复感阳毒。治宜活血化瘀,凉血解毒。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当归10g,川芎10g,赤白芍各10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柴胡10g,桔梗10g,枳壳10g丹参30g,鸡血藤30g,紫草10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治疗经过:服药3剂,月经来潮,经量增加,再服5剂,面颈皮肤红肿、脱皮消失,瘙痒疼痛均不明显。守方去丹皮、紫草加花粉20g,益母草30g,再服14剂,面颈皮炎告愈,转方调治干燥综合征,1年后随访,皮炎未反复。

随访 讨论

按语:本案平素为津亏血燥之体质,血液循环不畅,故口眼干燥,月经闭止,舌暗有瘀;复感阳毒更伤津血,瘀而化热,热毒上犯则颜面颈部皮肤红肿、脱皮;血燥生风则瘙痒难忍。故治用血符逐瘀汤化瘀行气,活血通络,血畅则津复;加丹皮、紫草凉血解毒、清热活血,瘀热除则红肿消。

发布于 17-01-04 09:51

26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