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病例研究所】27期 角膜移植术后为什么视力不稳定

眼科小助手   银川医联互联网医院
圆锥角膜 散光

主诉 病史

期的《病例研究所》上线了,眼科小助手每周一会发布一个有部分信息的病例,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病史、初步查体)和影像学资料(CT、MR、超声)等,您可以根据小助手给出的信息来对该患者进行诊断,把自己认为可能的疾病诊断以及治疗写在评论中即可~ 周五我们会公布该病例的处理结果。 患者男,20岁,因左眼圆锥角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2年余,IOL二期植入3月余,视力经常模糊,揉眼或头部晃动后视力恢复1月来诊。

查体 辅查

图一:患者左眼角膜透明,裸眼视力1.2,房水清,小瞳孔下IOL在位。

给予眼压、电脑验光、眼底检查、B超、视野检查皆未发现明显异常。 在此必须交代一下患者特殊病史: 该患者是两年前在外地医院会诊手术病例,当时是急性圆锥瘢痕,给予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手术顺利。但是术后第二天发生了意外:当地医生术后第一天检查角膜植片透明,前房炎症不重,眼压不高。患者刺激症状明显,没有检查视力。回病房后不久,家属来报说眼痛,流泪。检查下半部角膜缝线断开,植片伤口哆开,前房消失。追问是否摔倒碰伤眼部,家属坚决否认。 急症到手术室缝合,发现晶体已经脱失。给予了单纯缝合,未植入晶体。 当时怀疑病人摔倒或者碰到桌子边上或其它硬物上,导致植片躲开,晶体脱出。但是当地医生记得非常清楚,下方缝线非常整齐的从中间断开。他们怀疑患儿自己用手揉眼,手上带有留置针头,可能划开了缝线。但是我感觉可能性不大,另一种可能就是患儿有心理问题,有可能有自残倾向。追问家属,孩子确实很少说话,很内向,其母亲很精明强干。但是对孩子是否有精神心理问题,顾左右而言他,只好交代去看心理医生,并叮嘱不要让孩子揉眼。 图二:一年后左眼病情稳定,患者到北京爱尔右眼做了深板层移植,因为复诊不太及时,缝线松动,植片轻度混浊,但是视力0.5。

3月前经检查左眼角膜透明,内皮密度2100个/mm2,所以二期植入了三片式IOL,术后视力一直在1.0-1.2,效果良好。在此期间我记得又问过患者家属,好像是这个孩子在看心理医生,但是信息很模糊,记不清楚了。

诊断 处理

这个患者一来找我看病,我就心里很警惕,尤其其母亲代患者描述病情,我就有反感。这个母亲太强势,把儿子弄的唯唯诺诺,都可能有心理问题了。所以我每次都打断他母亲的话,让孩子亲自回答。双眼手术后,视力明显好转,这个孩子说话也好很多,相对开朗一些。 这次孩子这个主诉,还是怀疑他揉眼比较多,造成一些视力改变,刺激虹膜等引起并发症,甚至晶体脱位。或者刺激视网膜之类,造成视觉异常。 很多圆锥角膜患者都有揉眼的习惯,而且有的力量很大,这个与过敏、视力差等是否有关,还不清楚。但是角膜移植手术后不能用力揉眼,所以,必须叮嘱患者注意。 另外我们曾有过自残的患者,当时她在上中学时把方便面里的干燥剂放到结膜囊里,造成损伤,治疗后反复自我损伤,后来我们发现了让家长带去看心理医生。分析可能孩子学习压力大,要引起家长关心才这样。比较出人意料的是大约五六年后,这个孩子到爱尔面试,她医学院毕业了!面试的是我!我一眼就看出她对话有问题,经过询问确认就是原来那个孩子,不知道怎么上了医学院!看来国内对心理问题还是很不重视,她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由此我对一些比较内向的孩子还是比较注意的,我很担心这个圆锥角膜的孩子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多次跟其母亲交流,让她带孩子去心理咨询,因为国内家庭对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比较敏感,不愿面对,所以也不知道有没有去做相关咨询。 这次我特意仔细检查了角膜和晶体位置(小瞳孔下),都非常好,视力1.2,也没有虹膜震颤。做一些简单检查是为了安慰患者和防止万一有问题。我认为孩子术后还是有一些散光,尽管视力很好,但是视觉质量可能也不是很好,揉眼会导致晶体位置移动,角膜形态改变,会有一些视力改变,所以不能揉眼。 图一:检查完了以后所有情况都正常,所以就让其回去观察,不要揉眼。当孩子要离开的时候,他又说现在又看不清楚了,我说怎么不清楚?他说明显不清楚。我耐着性子又看了裂隙灯,结果IOL向下移位了!

图二:我一看立刻感觉自己太主观了,一直就对这个患者先入为主,过多的考虑他的心理问题,而不是认真分析病情。当然是赶快做了晶体悬吊手术,把原晶体缝合固定到睫状勾,但是术后早期裸眼视力只有0.5,矫正1.0。

随访 讨论

一:关于患者的主诉还是应该以客观检查为主,在确认没有客观问题的情况下,再考虑心理问题。 二: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比如一些近视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青光眼患者的心理问题都比较明显。其它专业也会有此类患者,应该跟患者和家属恰当沟通,引起重视。当然国内心理咨询专家还比较缺乏。 三:这个患者是否有心理问题,或者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目前也未可知。当时植片裂开也不排除患者术后紧张,导致晕倒碰伤。这类情况在十几岁的男孩子不少见。不排除当时可能家属不想自己负责出钱,就没有实话实说。 (本病例经李绍伟眼科同意转载,欢迎关注)

发布于 16-12-12 11:16

7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