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病例研究所】24期 真菌刮片检查这种简单的诊断方法必须掌握

眼科小助手   银川医联互联网医院

主诉 病史

期的《病例研究所》上线了,眼科小助手每周一会发布一个有部分信息的病例,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病史、初步查体)和影像学资料(CT、MR、超声)等,您可以根据小助手给出的信息来对该患者进行诊断,把自己认为可能的疾病诊断以及治疗写在评论中即可~  最近发现了一例很简单的病例诊断不对,这种情况也常见于基层医生和年轻医生,所以立即做成病例讨论,与大家分享。 患者男,67岁,河北人。右眼被植物划伤2周,疼痛、视力下降来诊。在当地医院诊治情况不明,没有病历资料。

查体 辅查

图一:右角膜中央偏下方基质水肿,浸润,似乎有点树枝状,好像有前房积脓,但是当时用手机会诊时看不清楚。

第一印象可能是真菌,但是看不太清楚。让他们做共焦显微镜和刮片检查,结果告诉我门诊检查怀疑有菌丝。于是按照抗真菌药物治疗。 图二:共焦显微镜检查结果,感觉上方中央和中间中央图片似乎有菌丝。

因为不能确诊,门诊医生没有做刮片,管床医生晚上不会刮片。次日要求他们复查共焦显微镜,并让管床医生、进修医生、研究生一起去刮片检查,进一步核实。回报刮片没有见菌丝,共焦显微镜因为做得好的那个技术眼不在,延后检查。 图三:应用抗真菌药物一天以后患者角膜水肿加重,加之没有查到菌丝,于是改为抗细菌强化治疗。

图四:入院第三天时患者症状减轻,角膜水肿也减轻。继续治疗。

图五:第四天,也就是回来查房,仔细看了患者角膜情况,以及原来的照片和共焦显微镜检查,感觉非常像真菌感染。追问二次复查共焦显微镜结果,结果是没有复查!刮片没有照相!

图六:立即带他们进行刮片,10%KOH涂片。实际上刮片很简单,在病灶处取很小一点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即可。注意只取了针尖上很小一点坏死组织。

图七:结果见到大量菌丝,只是菌丝比较特别,比较细,分支少,对比度低。这也可能是共焦显微镜不能确诊的原因。

图八:让技术员再做,亲自指导。结果很容易查到了大量菌丝!只是这些菌丝确实有点特别。

至此,真菌性角膜炎确诊无疑了。

随访 讨论

这个病例实际上难度不在诊断,而在临床思维,尤其是年轻医生的临床思维。由于上级医生不在医院,科主任外出学习,医院只有主治医生和年轻住院医生以及进修医生和研究生,对该病例的处理实际上暴露出了几方面问题。 一、年轻医生责任心不强,不知道严格执行上级医生医嘱。 某种程度上医疗行为和军队一样,下级医生必须执行上级医生的医嘱,有意见可以提出来商量,最后决定权在上级医生。医疗行为临床经验最为重要。 这个病例要求他们刮片和复查共焦显微镜,结果刮片了,没查到菌丝,这是水平问题。但是共焦显微镜第二天技术员不在,第三天就不继续跟进检查了!缺乏寻根问底,彻底解决问题的精神。这个患者并没有确凿证据诊断为真菌,必须找到确凿证据才能进一步治疗。结果没有结果就看治疗有一点效果,还不明显,就糊涂治疗下去了。 二、年轻医生的培训不仅要教,还要严格要求。 角膜刮片经常带大家做,也要他们自己做,但是很多年轻医生、研究生、进修医生根本没有重视,不认为这个技术多么重要,不认为自己必须掌握。这就出现了刮片假阴性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国内很多医院存在,很多真菌有的医院刮片查不到菌丝。造成假阴性的原因,刮片取不到标本的原因占很小部分,重要的是不会看生物显微镜,这是上大学时候的基本功。这个病例我一刮片就看到菌丝,他们为什么看不到?实际上这个技术不难。跟着我学习而不会查真菌涂片,应该是不求上进的那种。 三、回到这个病人,菌丝是有点特别,目前不知道是什么菌种,应该不是链球菌,也不像念珠菌,曲霉菌甚至分支杆菌也有可能。不过共焦显微镜第二次也查到了大量菌丝。估计第一次检查没有查到病灶处,技术员也需要进一步培训。 四、这个病人的病史有植物外伤史,病灶也类似伪足,少量前房积脓,比较像真菌了。治疗一天后加重反应,应该是药物刺激有关。后来抗细菌治疗有一定效果,可能跟该真菌细胞壁看起来比较薄,抗生素也有一定抑菌作用有关。 总之,对于角膜感染病例,角膜刮片阳性率非常高,是非常有效、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每个医生都应该掌握。共焦显微镜当然也非常好,可重复,无创伤。关键是要查到病灶部位。另外,对病人发病原因的明确诊断是最基本要求,每个病例都必须找出原因才能对因治疗,住院医生的培训更加重要。 这次直接揭秘答案,因为感觉需要直接提醒年轻医生和进修医生。 (本病例经李绍伟眼科同意转载,欢迎关注)

发布于 16-11-21 13:03

12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