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少年患者,5年前于右手骨折手术时发现血压高,最高达180/110mmHg,伴有头晕、耳鸣,偶尔出现胸闷,无明显胸痛、心悸、气促。遂至我院儿科门诊就诊,行超声、CTA等相关检查,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于4年前在小儿外科行右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恢复良好,定期复查。出院后长期服用“倍他乐克”“拜新同”“洛丁新”“拜阿司匹灵”等药物降压和抗血小板治疗,血压控制在130/80mmHg。1年前复查时发现右肾动脉再次出现狭窄,于心内科再次行右肾动脉支架植入。近1年来,开始出现下肢久站后乏力、麻木,下蹲、久坐后疼痛,左下肢较为明显,休息后可缓解。
查体:BP130/90mmHg,左肾区轻叩击痛,腹部未及明显肿块,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下肢皮温及足背动脉搏动稍降低。辅查:1.全腹CTA: 1.大动脉炎,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广泛受累,多发节段性狭窄,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近端狭窄,较前相仿。 2.右侧肾动脉近段支架置入,支架内腔稍变窄,右肾灌注尚可。 3.左肾萎缩,左肾灌注欠佳,较前相仿。2.肾动态显像+肾小球滤过滤测定):1、左肾无功能(未见显影)。 2、右肾血流灌注及功能正常。 3、左肾GFR值血本底水平,右肾GFR值正常。
诊断:1.主动脉炎,2.肾性高血压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行腹主动脉-双侧髂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自体右肾移植术,术后继续抗凝、抗板、降血压等治疗。
该例患者下肢改变属于供血区动脉狭窄所致,故行以上术式。追问病史得知,患儿出身即有左肾萎缩,故保留右肾功能对其日后生活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