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8岁男孩,胸腹部淡红色丘疹,皮肤CT助力诊断此病!

皮肤科小助手   银川医联互联网医院
丘疹 囊肿 毳毛囊肿

主诉 病史

皮肤科医生的诊断很大程度上来自既往积累的丰富经验,但新的检查技术也将大大有助于诊断,比如今天介绍的皮肤CT。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位患者: 患儿男,8岁,胸腹部出现皮疹4年,近半年渐增多。 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胸、腹部出现淡红色孤立性芝麻大小丘疹(图1),无明显不适,未予特殊处理。患儿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和类似病史。

查体 辅查

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査未见异常。 皮肤科检查:胸部和腹部孤立散在分布多个淡红色丘疹,大小1~3mm,表面光滑,中央脐凹,未见明显角化。 皮肤CT(图2);表皮大致正常,未见棘细胞明显增生,局部皮肤隆起,毛囊口扩张,真皮浅中层一囊性结构,囊内较多排列紊乱的毛发样结构。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局灶表皮缺如,真皮浅中层一囊性结构,囊壁为角质形成细胞,无颗粒层,囊内容物为角化物和大量毳毛(图3)。

诊断 处理

诊断:毳毛囊肿。 治疗:暂未予特殊治疗。

随访 讨论

▶什么是毳毛囊肿? 发疹性毳毛囊肿是源于毛囊上皮的良性增生,好发于4~18岁未成年人,常出现于胸、腹部和四肢,具有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男女发病比例均等,呈散发性分布。 ▶如何诊断毳毛囊肿? 该病临床上易误诊为传染性软疣、多发性脂囊瘤、粉刺、汗管瘤、粟丘疹及表皮囊肿等,临床上鉴别诊断主要是行皮肤活检。毛发具有致密的结构,反射性强,在皮肤CT上呈高亮度均质化的图像,其图像特征具有特异性。 ▶毳毛囊肿的病理活检有无特殊? 毳毛囊肿是位于真皮浅中层的良性增生性病变,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囊内有板层状角化物及数量不等的毳毛,在皮肤CT上发现囊内大量排列紊乱高亮度均质化的毛发,这一特征是该疾病所特有的,在以上需要鉴别的疾病中均未发现这样的特征。 传染性软疣皮肤CT上可见到真皮浅层内呈巢状鹅卵石样疣体。本文病例毳毛囊肿的皮肤CT图像特征与其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吻合,皮肤CT可用于鉴别诊断毳毛囊肿。 ▶如何治疗毳毛囊肿? 治疗方法可有切开引流、C02激光、电烧、皮肤磨削术、注射器针吸、局部外用维A酸或乳酸霜药物等。 皮肤CT,必将成为皮肤科医生的有力帮手。 参考文献: [1]Torchia D, Vega J, Schachner L A. Eruptive vellus hair cysts: a systematic review.[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2012, 13(1):19-28. [2]郭生红, 夏登梅, 李薇. 发疹性毳毛囊肿1例[J]. 皮肤病与性病, 2013, 35(3):178-179. [3]张高磊, 刘晓雁, 高莹. 皮肤CT诊断毳毛囊肿一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6, 49(2).

发布于 16-10-19 14:29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