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女性,左耳耳鸣一月余。缘于与他人口角,不得发泄而作,持续不断,声如蝉鸣。曾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治疗,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2等西药未效。伴见不思饮食、食后欲呕、口苦而干,胸肋胀满,后背不舒、心悸阵作,睡眠不实,小便短黄,余无异常。
体态中等,面红,精神一般,声音宏亮,喜叹息,呃气不断。舌质暗红,苔黄厚,脉弦滑。 血压150/95mmHg 心电图:丨度房室传导阻滞,ST-T轻度改变 其余检查缺失
西医诊断:高血压 中医诊断:耳鸣(三焦不利,痰热内扰) 中医治疗:疏肝清热化痰,和畅三焦 方药: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10 黄芩10 陈皮10 半夏10 茯苓15 炒枳壳10 醋香附20 竹茹10 牛膝15 决明子15 蔓荆子10 瓜蒌15 炒麦芽15 生甘草6 生姜3片。 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耳鸣减轻,纳食好转,胀满不甚,大便得畅,唯睡眠仍不佳,上方去瓜蒌,加首乌藤30,续服7剂。
三诊耳鸣消失,周身舒适,睡眠尚可,仍不能多食,食后不舒。以二诊方3剂研末冲服。半年后随访得知身体康复如常。 讨论:本例辨证,纳差、胸胁及后背不舒,考虑气滞;体壮、舌暗红苔黄、脉弦应为郁热;苔厚、脉滑则为痰瘀。综合分析,证属三焦痰气郁结,方选小柴胡汤加和胃祛痰之品,行气,清热,调畅三焦,药后邪散郁解痰消,三焦和,诸症除。 中医角度,三焦包括受纳水谷,消化饮食,化生气血,输送营养,排泄糟粕等功能,如上焦不纳则呕吐,中焦不化则呕吐,下焦不出则清浊不分、二便失调。而这些三焦升降出入功能紊乱所导致的后果,则是气滞食积痰瘀,清阳被扰,出现耳鸣等症,所以轻拨枢机,调畅三焦,使气机得以宣通,津液得以润下,胃气得以和降,则耳鸣得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