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胆囊癌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

孙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胆囊鳞状细胞癌 胆总管结石 胆管周围炎

主诉 病史

主诉:餐后上腹痛1个月. 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于餐后加重,不伴恶心及呕吐,休息后无明显好转,就诊于当地医院,行抗炎等治疗,无明显好转,行肝胆脾超声示:胆囊内回声团,考虑占位病变;胆囊内沉积物;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扩张.现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胆囊cancer"为诊断收入我科,近来饮食睡眠较差,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减轻约3kg。

查体 辅查

查体: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腹软不胀,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无反跳痛,无肌紧张,Murphy's征(+),肝区叩痛(-),双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6次/分。 辅查: 肝功能提示胆红素正常,但GGT明显升高,ALP正常。 胆囊增大,内见等T1稍短T2信号肿块,大小约52mm×48mm×45mm,肿块内见少量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病变与肝实质分界欠清,邻近胆囊窝旁肝实质动脉期强化稍高,余时像强化与周围肝实质趋于一致。余肝实质未见异常强化。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胆总管增粗,内见短T1短T2信号结节,大小约19mm×19mm。门脉血管显示清楚,走行正常。胰腺形态正常,未见异常信号影,增强扫描未见确切异常强化。脾脏不大。 MRCP: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胆总管管径增粗,内见低信号结节。胆囊饱满,内见充盈缺损。 CT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肝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胆总管内见高密度结节影,最大截面约2.0cm×1.2cm,上方肝内外胆管多发扩张。胆囊增大,局部壁增厚,附壁见不整形软组织密度结节影,密度不均,最大截面约3.8cm×5.2cm,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强化,与邻近肝组织分界欠清;肝门及腹膜后见稍大淋巴结,可见强化。胰腺大小形态及密度正常;脾不大。提示胆囊占位,恶性可能大;邻近肝脏受侵?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稍大。低位胆道梗阻,胆总管结石。

诊断 处理

诊断: 胆囊占位 恶性可能大 胆总管结石 治疗:全麻下剖腹探查:见胆囊约8*3.0*3.0cm,壁厚约0.3cm,内可及质硬肿物,与邻近肝脏侵袭,未累及胆囊管,周围淋巴结肿大,胆总管明显扩张,直径2.0cm,内可触及结石,切除胆囊送冰冻病理,回报恶性,继续切除距离胆囊床2厘米以远的楔形肝脏 ,和胆囊引流区淋巴结,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12组),胰头后(13组),肝总动脉(8组),腹腔干(9组),并切开胆总管,取出胆总管结石,胆道镜探查无结石残留,缝合胆总管。术后病理镜下见癌组织,由呈巢状,乳头状排列的癌细胞构成,见角化,浸润性生长。病理诊断胆囊鳞状细胞癌(高分化),7.8.9.11.12.13组淋巴结转移癌(1/6),切除的肝脏见肝内伴胆管周围炎。由于病理未发现肝受侵袭,术后病理分期:Nevin分期Ⅳ期,UICC分期T3N1M0,Ⅲ期。

随访 讨论

术后恢复顺利,复查腹部CT,提示胆囊切除、部分肝切除术后改变,胆总管结石术后改变, 盆腔少量积液。双侧胸腔少量积液,邻近肺组织膨胀不良。胆囊癌无明确病因,可能与结石刺激,慢性炎症,细菌感染,完全“瓷化”胆囊,胆囊腺瘤等有关,本病例虽有胆石症,但结石位于胆总管,并非位于胆囊,故不应是结石刺激引起胆囊癌。影像诊断B超,CT,MRI都可以显示胆囊肿块,还可以显示肿块内血流。治疗上早期癌主张胆囊癌根治术,包括胆囊,楔形肝,胆囊区域淋巴结,如果肿瘤侵袭血管、肝门胆管等,需要联合血管切除,半肝切除等,术后辅以化疗。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小于5%. 

发布于 16-04-20 12:17

2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