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肝胃韧带占位性病变,消化道来源(病理报告已出!!!)

郭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腹腔占位 腹腔占位性病变 腹水

主诉 病史

患者,男,61岁 因“发现腹腔占位半月余”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015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间断性隐痛,平卧及夜间较重,予以口服中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2016年1月25日B超及CT提示肝胃韧带占位性病变。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腹腔占位性病变”收入院。 既往史: 2007年脑溢血病史,恢复可

查体 辅查

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辅查:2016年1月25日B超及CT提示肝胃韧带占位性病变 PET:1.肝胃间隙、腹膜后区巨大软组织团块病变,与肝脏、胃贲门区及胰腺关系密切;网膜、系膜及腹膜后区多发淋巴结,代谢不高。上述病变考虑为恶性病变。 2.相当于结肠肝曲代谢增高影,建议结合肠镜进一步检查。 3.全身其余探测部位未见明显恶性肿瘤病变征象。 4.右肺下叶小结节,代谢不高,考虑为硬结灶。左肺上叶舌段及左肺下叶感染性病变。 5.双侧颈部、双侧腋窝、纵隔、右侧心膈角区及双侧腹股沟多发小淋巴结,代谢不高,多为非特异性改变。 6.左侧肾上腺增厚,代谢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多为良性病变。 7.副脾。轻度脂肪肝。左肾囊肿。 8.双侧股骨、右侧髋臼骨质内小骨岛。 术前穿刺活检: (送检①②,腹膜后穿刺活检组织)低分化癌,结合免疫表型,符合消化系统肿瘤浸润或转移。 免疫组化染色示癌细胞:PCK(+),CK7(灶状+),CK20(-),Villin(灶状+),S-100(-),LCA(-),CD117(-),Syn(-),P40(-),Ki67(LI:约90%)。

诊断 处理

入院诊断:腹腔占位性病变待查 诊疗经过:入院后于2016.2.15行超声内镜下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消化道来源肿瘤,肠镜未见明显异常,PET/CT提示肝胃间隙巨大占位,伴淋巴结转移可能,请胃肠外科卢晓明教授会诊后,建议转外科手术治疗。 完善术前检查在全麻下上腹部肿瘤切除+胰腺体尾部及脾脏切除+近端胃切除 术中探查:左肝脏面下方与胃小弯侧及胃后网膜囊和胰腺体部前上方及肠系膜上动脉以上腹主动脉前方见一个直径约13厘米*11厘米大小实性质脆肿瘤,与胰腺体部及近端胰尾融合为一体,与小弯侧邻近贲门及近端胃体侵犯融合,肿瘤将腹腔干及分支完全包裹,肝脏、盆腔及小肠系膜及浆膜未见明显种植转移病灶,肾动脉平面以下腹主动脉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未见明显腹水,小肠见一处4.5厘米大小憩室。 术后给予止血、抗炎、生长抑素、全静脉营养等治疗。

随访 讨论

随访:目前患者术后恢复可,病理报告未出 讨论:请大家讨论是何种消化道肿瘤可能性大?(一周后公布病理报告) 病理报告已出:(胰体尾加脾脏加肝胃间隙)低分化癌浸润胰腺,侵犯胃壁(由浆膜外侵润至固有肌层),侵犯小网膜,脾脏,贲门断端及胃体断端。胰腺切源、胰尾,大网膜上未见癌累及。小弯侧淋巴结(19,),周围系膜淋巴结(5)切片上未见癌转移。 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PCK(+)、CK7(+)、CK20(-)、Villlin(+)、CDX2(-)、HER2(0)、Syn(-)、CgA(-) 病理科似乎也不是很确定肿瘤来源,病理报告上没有给出明确报告,个人认为胃癌来源可能性大。大家有何高见?

发布于 16-03-17 20:20

50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