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30岁女士因闭经、不孕十二年找到我。患者初潮十六岁,但月经稀发,经量少,一年后闭经,曾用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 经常头疼,但可承受。慢性鼻炎病史,无视力障碍,无外伤及手术史等。
肥胖,五官及四肢未见明显异常,双乳发育欠佳,可挤出乳汁,外阴无阴毛,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宫颈小、光滑,子宫呈幼稚状大小,双侧附件未触及。 B超检查,提示子宫小呈幼稚状,双侧卵巢显示不清。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血压正常。CT影像学检查垂体及蝶鞍,未发现明显异常。建议患者做垂体兴奋试验,有反应。请眼科会诊,提示无明显异常。 性激素检查:PRL大于200ng\ml,低促,低雌,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
诊断:1, 高催乳素血症,2 闭经溢乳综合症,3 继发性性腺机能不全、4 原发不孕 治疗:给予溴隐亭治疗,每天7.5mg,用药一个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持续治疗,复查泌乳素,基本正常。溴隐亭减量,每天5mg。用药三个月后月经规律。妇科检查,子宫常大。月经第三天,用克罗米芬每天50mg治疗,持续5天。同时B超监测排卵,主导卵泡一个19*19mm。给HCG8000IU,15天后查尿孕检阳性,受孕。40天后B超提示,单胎宫内孕,怀孕4个月后患者因头痛比较严重,给溴隐亭后明显缓解,停药后头痛加剧难以忍受。基本每天给予溴隐亭2.5—5mg即可缓解头痛。至足月顺产一女婴,产后头痛症状消失。哺乳,之后再次闭经4年,后患者希望再次妊娠。 查体:仍然溢乳,偶有头痛,子宫又呈幼稚状,双侧卵巢小。再次同上治疗,三月后自然妊娠,怀孕3个月,头痛加剧,用溴隐亭持续治疗,至再次足月顺产分娩一女婴,产后头痛缓解,再次闭经。
随访:因经济问题,停用溴隐亭。每年一到两次用孕酮,可诱发少量阴道流血,后面再无用药。 2007年,患者自述鼻炎,流鼻涕严重,头痛加剧,治疗无效,再次找我。分析其病情,做核磁后确诊为“空蝶综合症”,考虑脑脊液鼻漏,介绍其到唐都医院进行蝶窦入路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仍有少量清鼻涕,但无明显头痛,但仍无月经来潮。患者现年51岁,十天前,专程带着两个女儿来看我,两个孩子身体健康,发育正常。 讨论:20年前,虽诊断为闭经、溢乳综合症,影像学未见明显异常。2007年因鼻漏再次检查的时候,MRI诊断为“蝶鞍空泡综合症”导致脑脊液鼻漏。 空鞍综合征(empty sella syndrome)是指蛛网膜下腔疝入垂体窝内,使垂体受压变形及蝶鞍扩大引起的1组综合征。空鞍综合征一词最早于1949年由Sheehan和Summers曾用于描述产后垂体坏死。以往文献中也有人称之为鞍膈缺损、鞍内蛛网膜囊肿或憩室。至1950年Busch调查了788例已知垂体疾病的尸检资料,发现其中40例鞍膈缺如,鞍内被蛛网膜下腔充填,至此,空鞍综合征遂普遍作为1个独立的病症。 按病因可分为两类:发生在鞍内或鞍旁手术或放射治疗,垂体瘤自发坏死,垂体梗死者称“继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无因可查者称“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国内报告在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国外报告显示女性多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