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经方的魅力——甘草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一例

罗医师   广州新海医院
口腔溃疡 嗳气

主诉 病史

吴某某,女,36岁。 主诉:反复口腔溃疡6年,再发1周。 病史:患者于6年前暴吃暴饮后出现口腔溃疡,溃疡点周围色淡红,伴溃疡点疼痛,流涎,腹胀,嗳气,反酸,曾多方求治,视其病例处方多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为法处方用药,效果欠佳,上述症状反复发作,1周前患者口腔溃疡症状再发,伴溃疡处疼痛,流涎,腹胀,嗳气,反酸,烦躁不安,胃纳差,失眠,大便烂,约3次/天,小便正常。

查体 辅查

查体:T 36.7℃,BP 110/70mmHg,口腔黏膜多处溃疡,大小约0.1*0.2cm,溃疡点周围颜色淡红水肿。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正常,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轻度胀气,未见胃肠型、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未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5-6次/分。舌淡红苔白腻,脉滑,双关沉。 辅查:血常规、风湿四项、自免六项均未见异常。

诊断 处理

诊断:口疮——脾胃不和、升降失司、寒热错杂证。 治疗:治法:和胃补中、辛开苦降、调和寒热。一诊:处方:生甘草15g,法夏12g,干姜10g,黄连6g,黄芩10g,大枣25g,党参15g。8剂,嘱患者用500ml水煎煮40分钟后,把药液倒出,去渣再煎煮15分钟,早晚各一剂。患者4天后复诊,诉口腔溃疡、疼痛消失,腹胀、嗳气、反酸、烦躁不安、大便烂症状明显缓解,胃纳睡眠亦转好,舌淡红苔白腻,脉缓,疏予处方:炙甘草15g,法夏12g,干姜10g,黄连6g,黄芩10g,大枣30g,党参20g,苍术15g,砂仁6g(后下),6剂,煎煮方法同前,每天一剂。

随访 讨论

随访:随访1年半,口腔溃疡仅发作一次,用甘草泻心汤同样取效。 讨论:甘草泻心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均有论述,《伤寒论》中用其治疗脾虚寒热错杂之痞证、《金匮要略》中用其治疗狐蜮病,视其病机不外脾胃虚弱不和、升降失司、寒热错杂。思考:此案煎煮法中为什么要去药渣后再煎煮15分钟?

发布于 15-10-28 22:06

13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