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6岁。因“半月内黑便2天伴呕血2次”入院。 病史:患者于入院前半月因黑便2天,柏油样,每天3-4次,量较多,伴有呕血,鲜红色,量较少,伴有晕厥4次,每次持续3-4分钟,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常规提示血红蛋白73g/L,胃镜提示:胃多发溃疡(胃体-底交界后壁溃疡A1,胃窦溃疡S2),给予抑酸、止血,输悬红红细胞2单位,8.9复查血常规Hb74g/L,患者未解黑便呕血,病程中伴有头晕耳鸣,视物旋转,胸闷气促,无发热,无腹痛,无胸痛,无尿频尿急。现为进一步诊治收治入院。患者本次发病以来,食欲减退, 神志清醒,精神欠佳,睡眠尚可,大便4日未解, 大便状况 ,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查体: 神志清醒。皮肤粘膜:无黄染,贫血貌,无肝掌,无蜘蛛痣,无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腹部平坦, 有无腹式呼吸 ,无腹部反跳痛,未触及肝脏,未触及脾脏,无腹部包块,无移动性浊音,无肝区叩痛,无肾区叩击痛, 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 辅查:血色素7g,急诊胃镜提示:胃内积血,胃体后壁见溃疡伴出血 。CT提示:肝脏表面光滑,各叶比例匀称,密度未见异常,肝内血管显示清楚,造影剂充盈均匀,肝内胆管无扩张;脾脏无肿大,密度均匀;胆囊区无殊,未见明显病灶;双肾见低密度灶,所见胰腺尚可;后腹膜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腹腔内无积液,胃壁未见异常增厚。附见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诊断:失血性休克,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贫血 治疗过程:患者入院第2天于10:42前往做心超途中突发呕血1次,约500ml,鲜血,即刻紧急进入抢救室,查体:神志清,双肺呼吸音粗,测血压80/50mmHg,心率66bpm;腹平软,无明显压痛。予告病危,深静脉穿刺,开通两路静脉通道,申请少浆血10单位、冷沉淀10单位胃肠减压,胃管内洗胃,生理盐水1500ml+去甲肾上腺素24支洗胃,洗出鲜红色液体约1800ml.予行急诊胃镜,见胃内大量血块,胃底体交界近后壁处见一白苔溃疡,直径约0.5cm,有鲜血渗出,放置两枚钛夹止血,考虑横径动脉出血可能,直接由抢救室转入外科,经治疗后暂时出血控制,血色素一度回到12g;入院第4天中午11点左右患者再次出现心率加快,120次/分,血压下降至75/53mmHg,意识淡漠,对答能力差,胃管引流可见鲜红血性液体,量约1300ml。考虑患者再次出血,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87 g/L ↓,细胞比积 24.1 % ↓,积极输血等抗休克治疗过程中急送手术室,急诊行剖腹探查+近端胃切除+空肠造瘘术。术中探查见胃腔内大量鲜血及血凝块,吸引干净后在胃体胃底交界部的胃后壁可见一灰白色溃疡,大小约3*3cm,溃疡中间见一活动性出血病灶,大小约2mm,周围可见钛夹3个,行近端胃切除,术后病理提示近端胃 (近端胃):Menetrier病伴溃疡形成,粘膜下血管破裂伴出血。大体检查:近端胃切除标本,胃大弯10cm,胃小弯6.5cm,距上切3.5cm,下切1cm胃体见一溃疡,大小3*2.5cm,灰红灰白色。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随访:一周后门诊随访,进食半流质后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大小便可。查体:神清,两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啰音。腹软,无明显肌紧张,无压痛、反跳痛。伤口敷料干燥,无渗出,II/甲愈合。 讨论:Menetrier病 (Menetrier disease, MD)是良性增生性胃病的一种,以胃内黏膜增生肥厚为主要表现,最初由 Menetrier于 1888年发现并描述为片状多发腺瘤,故而得名.本病曾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如胃黏膜巨大肥厚症、巨大肥厚性胃炎、胃巨大皱襞肥厚、胃黏膜息肉样肿、胃腺乳头状瘤病、肥厚性增生性胃炎等,由于本病既非炎症亦非肿瘤,故称胃黏膜巨大肥厚症较妥. 特点①胃体、胃底皱襞粗大、肥厚,扭曲成脑回状②胃粘膜组织病理学见胃小凹延长扭曲、深处有囊样扩张,伴壁细胞和主细胞减少,胃粘膜层明显增厚③胃酸分泌减少④低蛋白血症. 本患者以溃疡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病理发现为Menetrier病伴溃疡形成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