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1岁,G5P2(两次顺产,两次早期流产)孕约32周 腹痛一周,加重一天。无恶心,呕吐,阴道流血或流液。
孕24周当地医院B超:大致符合孕周,未发现明显畸形,宫颈肌瘤4.7×6cm。 入院:生命体征稳定,腹部弥漫性压痛。 产检:腹部膨隆,宫高与孕周相符。胎心监护:反应型。阴道检查:宫颈口紧闭,宫颈较长。腹部B超:胎儿大致符合孕周,少量游离液体,宫颈肌瘤可能。血红蛋白:7.8-9g/dL。 急查MRI:盆腔右侧可见宫颈连接着一空腔子宫,子宫内膜增厚明显。在左侧季肋区可见一孕囊。泌尿系正常。腹腔妊娠可以排除,因其孕囊被子宫肌层包裹。
诊断:残角子宫妊娠破裂 处理:紧急开腹手术,可见腹腔积血约800ml,有血凝块。可见左侧残角子宫妊娠,在前壁有一小口,约1CM,活动性出血。此处可见胎盘种植。右侧单角子宫及右侧输卵管,卵巢均正常。右侧单角子宫与残角子宫间以纤维束带连接。在残角子宫处开一横切口得一活女婴,重1510g,新生儿Apgar评分一分钟2分,5分钟7分。胎盘无法分离,粘连在子宫壁上。切除粘连胎盘连同残角子宫,左侧输卵管及卵巢。 术后病理证实纤维束带有一内腔,连通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胎盘植入。 术中出血约2300ml,输注4单位红细胞,新鲜血浆,冷沉淀。
随访: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患儿体健,因残角子宫内空间狭窄出现轻微姿势畸形。术后16天出院。 讨论:先天性女性生殖道畸形相对常见。但是,由于常常无症状而未被诊断。准确的生殖道畸形发生率难以确定。大约有2-4%的孕妇能够正常妊娠分娩。 残角与子宫之间的连接可能是纤维性的或者是纤维肌性的。在72%的病例中,两者无明显腔隙连接。这类患者多是由于精子或受精卵经腹膜转移后受孕。残角子宫妊娠的破裂率在50%,且大多发生在妊娠中期。目前认为破裂是由于子宫肌层发育不全和子宫内膜功能异常。此类妊娠的破裂情况因子宫肌层的厚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在胚胎学上的相近关联,此类患者应该仔细评估泌尿系情况。据报道,单角子宫患者发生泌尿系畸形的概率达31-40.5%。 残角子宫妊娠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破裂需紧急手术干预治疗。此例中,MRI诊断该例,能够及时抢救胎儿。残角子宫妊娠能够达到晚期妊娠者较为少见。准确的术前诊断能够帮助患者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Sultan Qaboos University Med J, August 2015, Vol. 15. doi: 10.18295/squmj.2015.15.0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