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主诉:面部血管瘤切除、植皮术后瘢痕形成半年余 病史:患者于22年前出生时即被家人发现左面、颈、胸部大片红色肿物。随病程进展逐渐增厚、扩大。约于11月前在我院行下唇血管瘤切除术及游离植皮术,后因局部皮片存活不佳及皮片色素沉着,在我院行面颈部清创游离植皮术加磨削。现患者仍觉皮片颜色较深,局部不均匀,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治疗。
查体:T36.4℃ P84次/分 R:19次/分 BP:124/8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心肺腹体格检查无异常。专科情况:患者左面颈部可见大小约20cm*8cm区域呈植皮术后外观,自左侧耳前斜行向下向对侧走行,侵犯下唇下缘,跨过中线达右侧下颏。皮片表面色泽不均,可见散在浅褐色瘢痕,质地较软,颏唇沟不明显。左下唇、前胸、左侧颈部、左耳可见残存血管瘤,瘤体约侵犯皮肤真皮层,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同。 术前常规检查结果无异常。
诊断:面颈部血管瘤 血管瘤切除植皮术后 治疗:于局麻下行颏唇沟游离植皮术+左侧面部植皮术后磨削术。
目前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包扎创面敷料干燥,无分泌物渗出。 皮肤磨削术又称擦皮术,磨削术常采用磨头磨削,对表皮和真皮浅层进行可控制的机械性磨削,修复主要靠表皮内基底层细胞和靠近基底层的棘细胞,以及残存的皮肤附属器如毛囊壁、小汗腺导管壁、皮脂腺导管壁等组织,当创面愈合时,可使皮肤表面的组织变化,并使真皮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重新排布,残存的皮肤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会迅速形成新的表皮,创面几乎不留有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