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心内大赛# ★★★心脏淀粉样变★★★

陈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
短阵室速 心功能不全 交界性逸搏

主诉 病史

主诉:腹胀、纳差2月,双下肢浮肿1月 病史: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腹胀,为持续性,与进食无关,伴恶心、纳差,无呕吐,无腹痛腹泻,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糜烂性浅表性胃炎,予对症处理,上述症状无缓解,1月前开始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浮肿,伴腹泻,每天大便4次左右,呈蛋花样变,量约100ml,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查BNP>25000ng/l,白蛋白24g/l,余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给予利尿抗心衰等处理,病情无明显好转,仍有上腹胀、浮肿、纳差等不适,现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我院。患者起病以来,精神可,睡眠欠佳,大便次数多,小便可,体重减少3公斤。

查体 辅查

查体:BP 90/60 mmHg,神志清醒,气平,无贫血貌,颈静脉怒张,舌头正常,双肺听诊呼吸音清,双肺未及干啰音。心浊音界大致正常,心率74次/分,律齐,P2=A2,心音减低,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壁柔软,无腹部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无关节肌肉疼痛。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6.7 *10^9/L ,血红蛋白 120 g/L ↓,血小板 218 X10^9/L ,中性细胞百分比 46.5 % 。血沉: 34 mm/h 。C反应蛋白 8.53 mg/L ↑。 肝肾功能:总蛋白 44 g/L ↓,白蛋白 29 g/L ↓,谷丙转氨酶 43 U/L ,谷草转氨酶 72 U/L ↑,总胆红素 9.0 μmol/L ,直接胆红素 5.5 μmol/L ,总胆汁酸 3.1 μmol/L ,前白蛋白 170 mg/L ↓,总胆固醇 2.40 mmol/L ↓,甘油三脂 1.38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0.48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1.48 mmol/L ↓,肌酸激酶 194 U/L ↑,CK-MB 16.0 U/L ,乳酸脱氢酶 334 U/L ↑,α羟丁酸脱氢酶 282 U/L ↑,血清钾(干式) 3.3 mmol/L ↓,血清钠(干式) 134 mmol/L ↓,血清氯(干式) 91 mmol/L ↓,钙(干式) 1.94 mmol/L ↓,尿素(干式) 19.0 mmol/L ↑,肌酐(干式) 87 μmol/L。 血气:PH 7.40 ,二氧化碳分压 39.7 mmHg ,氧分压 79.8 mmHg 生化报告:清蛋白 49.2 % ↓,α1球蛋白 8.6 % ↑,α2球蛋白 18.6 % ↑,β1球蛋白 6.3 % ,β2球蛋白 2.9 % ↓,γ球蛋白 14.4 % 。 免疫:血清KAPPA轻链 2.80 g/L ,血清LAMBDA轻链 0.26 g/L ↓,κ/λ比值 10.81 ↑。 免疫:尿KAPPA轻链 1260.00 mg/L ↑,尿LAMBDA轻链 4.62 mg/L ↑。 其它免疫指标全阴性. 甲状腺功能:游离T3 2.81 pmol/L ↓,游离T4 19.94 pmol/L ,促甲状腺激素 2.71 mIU/l 。 生化:肌钙蛋白-I 0.305 ↑,CKMB 9.6 ug/L ↑,B型钠尿肽(BNP) 1260.00 ng/L ↑。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 >35000 ng/L ↑。 心脏超声: 1.左心房稍扩大2.左室壁增厚3.未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EF:60% 24H动态心电图:1.窦性心律2.房性早搏(时呈成对,代偿后见室性逸搏)3.房性心动过速(短阵)。终止后呈窦性,交界性逸搏,恢复时间<2秒。4.室性早搏(多源性,时呈成对,二联律)5.ST段下移,T波倒置(持续性:第一,三通道导联,呈水平型)6.未见传导异常。 心脏 MRI:1.双心室壁增厚,收缩功能保留,心肌淀粉样变可能。2.微量心包积液,少量双侧胸腔积液。 胸部CT:1.慢性支气管炎,两肺多发微小结节,考虑炎性肉芽肿可能。2.心脏增大,两侧胸腔积液,伴下肺膨胀不全。 电子胃镜:糜烂性浅表性胃炎。病理:阴性。

诊断 处理

诊断: 1.系统性淀粉样变可能,心功能不全 NYHA Ⅲ-IV级; 2. 心律失常 室早 短阵室速; 3.低蛋白血症; 4.糜烂性浅表性胃炎 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予利尿(速尿、安体疏通),补充白蛋白(共40g),减轻心脏负荷(康忻),抗心律失常(可达龙),改善心脏重构(蒙诺),营养心肌(吉马),抑酸护胃(奥克),调解肠道菌群(培菲康)等治疗。入院第二天,出现血压偏低,少尿,予停用蒙诺,康忻等药物,并予DA(维持15ug/kg/min)升压治疗,血压维持在90/50mmHg左右,侧外周静脉压测定为8cm水柱,予积极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后,血压仍需DA维持治疗。入院第四天,出血心率下降至45次/分,心电图由入院前窦性心律,肢体导联低电压,T波改变(V3~V6倒置),变为:交界性逸搏节律,逸搏-夺获二联律,给予异丙肾上腺素维持心率。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随访 讨论

随访:1周后失联 淀粉样变(Amyloidosis)是指不溶性蛋白质沉积在组织或器官并导致其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1853 年病理学家 Virchow 发现了一种嗜酸性均匀一致的物质沉积在组织或器官中,因这种物质对碘的颜色反应与淀粉相似而命名为“淀粉样物质”,并将由于此类物质沉积所导致的一组疾病称为淀粉样变。近四十年研究证实此类物质是蛋白质,而非淀粉样碳水化合物,但至今仍沿用“淀粉样变”这一术语。 淀粉样变可以影响多系统器官,尤其以肾脏、心脏、肝脏、神经、胃肠道等病变严重,也可以累及肌肉和骨关节。目前淀粉样变的分类较为混乱,尚没有统一、完善的分类。根据临床特点,淀粉样变可以分为系统性或局灶性,获得性或遗传性。获得性系统性淀粉样变包括:AL(原发性)、AA(继发性、反应性)和 Aβ2-M(透析相关性)。 淀粉样变的病因不同,病理形态学改变却拥有共同的特征。现已证实,淀粉样变沉积物质具有共同的核心结构,即与淀粉样物质长轴垂直的反平行β折叠层片样结构。这种空间组织形式决定了它与刚果红染色的高度亲和力。偏光镜下,被刚果红染色的淀粉样沉积物质出现苹果绿色双折射光,这是淀粉样变病理学诊断要点。 心脏受累可导致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是 AL 淀粉样变患者最常见的死因。 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减少/干预前体蛋白合成,稳定前体蛋白的自身结构,破坏淀粉样蛋白的稳定性,以及积极对症处理。 该患者为67岁男性,发病以右心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颈静脉怒张,胃肠淤血,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I 0.305 ↑,CKMB 9.6 ug/L ↑,B型钠尿肽(BNP) 1260.00 ng/L↑,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 >35000 ng/L ↑,血清κ/λ比值升高,尿中有大量KAPPA轻链,肝肾功能及其它免疫指标大致正常;心脏超声示左心房稍扩大,左室壁增厚,EF:60%。心脏MRI示双心室壁增厚,收缩功能保留,心室肌细胞间可见颗粒样物质沉积。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及肾内科、内分泌、血液科会诊意见,考虑心脏淀粉样变。若条件容许,可进一步行右心导管术及心内膜活检以明确诊断。该患者入院第二天即出现血压下降,多巴胺维持;入院第四天出现心率下降,心电图由入院前窦性心律,肢体导联低电压,T波改变(V3~V6倒置),变为:交界性逸搏节律,逸搏-夺获二联律,给予异丙肾上腺素维持心率。积极对症处理无效,患者及家属放弃继续治疗。 【经典病例,仅供内部学习,请勿刊发】 【感谢各位同道点评和指教】

发布于 15-06-21 14:47

2 个评论

发送